中国环境下信息技术初期接受模型的实证研究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2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5 收藏 381KB PDF 举报
"这篇论文是关于信息技术初期接受扩展模型及其在中国环境下的实证研究,作者是张楠、郭迅华和陈国青,发表在2007年9月的《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期刊上。研究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AM)和其他相关信息技术采纳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扩展模型,用于分析中国用户对信息技术的初期接受情况。论文通过在一所商学院对本科新生使用英语电子学习系统的问卷调查,收集了121份有效数据,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模型中的多个因素对用户的短期和长期使用意向有显著影响,显示了该模型在解释个人用户初期信息技术采纳行为上的有效性。此外,论文还建议可以进一步进行跨时间维度的纵向追踪研究。" 这篇论文探讨的核心知识点包括: 1. **技术接受模型(TAM)**:TAM是理解用户如何接受和采用新技术的重要理论框架,它主要关注用户的态度和行为意向,通常包括两个关键变量: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 2. **信息技术初期接受扩展模型**:研究者在TAM的基础上扩展了模型,考虑了中国用户特有的文化和社会背景,可能包括额外的因素,如社会影响、用户习惯、风险感知等,以更好地解释中国环境中信息技术采纳的复杂性。 3. **实证研究方法**:论文采用了结构方程模型(SEM),这是一种统计学方法,用于探索和验证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特别适合处理复杂模型中的多变量关系,如在本研究中,用于检验提出的模型是否能解释用户对信息技术的接受行为。 4. **问卷调查**:为了收集数据,研究人员设计了针对商学院本科新生的问卷,调查他们对特定英语电子学习系统的认知和接受程度,这是实证研究的关键步骤,提供了定量数据支持模型检验。 5. **影响因素分析**:论文分析了哪些因素直接影响用户的使用意向,这些因素可能包括技术特性、用户满意度、感知价值等,并且发现这些因素在短期和长期使用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6. **纵向追踪研究**:论文指出,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跟踪用户在不同时间点的行为变化,以更全面地了解信息技术采纳的过程和动态。 这个研究对理解中国用户在信息技术采纳上的行为模式有重要贡献,也为设计和推广新的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