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距离连接模型:负正外部性影响研究

需积分: 5 0 下载量 12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09 收藏 361KB PDF 举报
"这篇研究论文探讨了一种基于度-距离的连接模型,该模型整合了负外部性和正外部性的影响。作者Philipp Möhlmeier、Agnieszka Rusinowska和Emily Tanimura在杰克逊和沃林斯基的经典连接模型基础上进行了改进,考虑了邻居间的连接对个体效用的负面影响,同时也保留了原有的正外部性效应。这种模型不仅适用于描述社会网络的形成,还能够解释经济、科技合作等领域的网络结构。 在模型中,代理人的效用函数被设计成一个结合了节点距离和邻居度数的综合形式,这使得模型能够反映出更复杂的相互作用。通过引入负外部性,模型揭示了与原始连接模型不同的稳定性及效率特征。例如,外围节点间的链接在新模型中可能形成稳定的恒星结构,而在没有负外部性的模型中则不常见。此外,一些在原始模型中被认为是无效率的断开连接的网络,在考虑负外部性的模型中却可能是有效的。 论文通过数学分析和特定的度数距离效用函数示例,展示了通用效用函数如何影响网络结构。研究结果强调了在构建连接模型时考虑负外部性的重要性,这对于理解和预测复杂网络的形成与演化有着深远的意义。该工作进一步扩展了我们对网络稳定性和效率的理解,对于社会科学、经济学以及网络科学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贡献。" 这篇论文的核心知识点包括: 1. 基于度-距离的连接模型:这是一种描述节点间连接关系的模型,考虑了节点的度数(直接连接的邻居数量)和它们之间的距离。 2. 负外部性:模型中首次引入了直接和间接邻居连接带来的负面影响,影响节点的效用。 3. 正外部性:尽管引入了负外部性,模型依然保留了正外部性,即节点的连接能带来正面效应。 4. 效用函数:效用函数是研究的核心,它反映了节点的连接状态对其价值的影响。 5. 稳定性:分析了负外部性如何改变网络的稳定性,比如新出现的恒星结构。 6. 效率:负外部性导致了一些原本无效的网络结构在新模型中变得有效。 7. 结构变化:模型揭示了负外部性如何影响网络结构,如断开连接的网络在特定情况下可能成为有效结构。 这篇研究丰富了我们对网络形成机制的理解,并提供了新的工具来分析现实世界中的复杂网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