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面抽运碱金属激光器理论研究:DPAL-MOPA系统

0 下载量 12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7 收藏 1.89MB PDF 举报
"半导体激光端面抽运碱金属蒸气放大器的理论研究" 这篇研究文章主要探讨了半导体激光端面抽运碱金属蒸气放大器(DPAL-MOPA)的理论模型及其性能分析。半导体激光器(DPAL)作为一种新型的激光光源,因其高效、紧凑和可调谐的特性,在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中受到了广泛关注。DPAL-MOPA系统则是通过半导体激光器作为泵浦源,进一步提升输出功率和激光质量的关键技术。 首先,文章简述了DPAL的研究背景和其独特优势。DPAL利用半导体激光器进行抽运,能够实现高效率的能量转换,且碱金属蒸气(如钾、铷、铯等)作为增益介质,具有宽光谱响应范围和高速响应速度,适合用于高速通信和精密测量等领域。 接着,文章介绍了DPAL-MOPA系统的发展现状,包括国内外的研究进展。MOPA结构通常由主振荡器(Master Oscillator)和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er)两部分组成,其中主振荡器产生初始激光,而功率放大器则通过受激增益机制显著提升激光的输出功率。 在理论建模方面,研究者基于碱金属原子的三能级受激吸收-受激辐射理论,构建了DPAL-MOPA系统的速率方程模型。这种模型考虑了粒子数反转、光子损耗、热效应等因素,能够全面描述激光放大过程中的动态行为。 通过系统性的理论计算,研究者分析了DPAL-MOPA的输出功率和提取效率对几个关键参数的依赖性,包括蒸气池的温度、长度、泵浦功率以及抽运光束的束腰半径。这些参数的变化直接影响到激光器的性能,例如,提高蒸气池温度可以增加粒子数反转,从而提高增益;而增大抽运功率可以增强增益效果,但过高的功率可能导致热效应,影响激光质量。 对比已有的实验数据,研究发现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高度一致,这验证了所建立的理论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这一研究对于优化和设计高性能、定标放大的DPAL系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有助于推动DPAL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涵盖了激光器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如主振荡功率放大器(MOPA)、三能级系统、半导体抽运、碱金属激光器以及定标放大。这些关键词揭示了研究的核心内容和技术难点,对于理解和研究激光科学与技术领域的专业人士来说具有重要价值。 中图分类号TN248.2和TN241分别对应于激光物理学和技术领域,文献标识码A表明这是一篇原创性科研论文。最后,文章的DOI(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是10.3788/CJL201542.1202007,提供了在线获取该论文的唯一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