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信號之旅:示波器探棒与测量原理

需积分: 5 0 下载量 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1 收藏 1.3MB PDF 举报
"信號之旅白皮書.pdf-综合文档" 在深入探讨示波器的工作原理之前,首先要明白信号从待测设备(DUT)到显示屏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可以分为五个主要阶段: 1. 从待测物到示波器前端:在这个阶段,信号通过探棒与DUT接触。10:1被动式探棒通常配备9MΩ的探针电阻和示波器的1MΩ输入阻抗串联,形成10MΩ的总输入阻抗。这降低了探棒对DUT的影响,保持了高输入阻抗,防止对设备特性产生负载效应。 2. 模拟输入信号调节模块:进入示波器内部后,信号首先经过衰减器模块,根据V/div(电压每div)和偏移设置进行调整。如果信号幅值较大,会先进行衰减;如果信号较小,则直接传递。此外,内部DC偏移补偿机制允许将带有直流偏置的信号调整至屏幕中心的0V位置,以便于观察。 3. 模拟-数字转换和触发系统:经过初步调节的模拟信号接着被送入ADC(模拟-数字转换器),转换成数字信号。同时,触发系统确定何时开始捕获数据,确保捕获的是所需事件的确切时刻。 4. 时基和捕获内存:数字信号随后与时间基准同步,决定波形在屏幕上显示的速度。捕获内存存储这些数字信号,用于后续处理和显示。时基设置决定了波形在屏幕上每一水平div的持续时间,而内存深度则决定了能捕获的信号细节数量。 5. 显示数字信号处理(DSP):最后,DSP模块对数字信号进行进一步处理,如滤波、平均、解码等,然后将结果显示在显示器上,提供清晰的波形图像。 了解这些基础知识对于选择合适的探棒和示波器至关重要。例如,10:1探棒适合测量较高幅度的信号,而不会对DUT产生过大的负载影响。正确理解信号路径中的每一个环节有助于优化测量结果,确保获得准确、可靠的测量数据。 在实际操作中,应考虑探棒的长度、带宽限制以及探头自身的电容效应,因为它们都会影响测量的精度。例如,较长的探棒电缆会增加信号的传播延迟,并可能导致信号失真。同时,探头的电容与DUT并联,可能改变系统的电气特性,尤其是对于高频信号。 信号之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物理和电子层面的转换。深入理解这个过程可以帮助工程师做出最佳的测量决策,从而有效地解决各种电子设计和故障排查问题。如需更多详细信息或技术支持,可访问Keysight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