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IEC18092:2004(E) 近距通信接口技术解析

需积分: 46 341 下载量 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0 收藏 1.61MB PDF 举报
“ISO 18092:2004(E)信息技术-系统间电信和信息交换-近距通信接口和协议-1(NFCIP-1)” 本文档详细阐述了ISO/IEC 18092标准,该标准规定了近距通信接口(NFC)的接口和协议,特别是NFCIP-1(NFC接口和协议第1部分)。标准涵盖了多种通信模式和机制,包括被动和主动通信模式,以及射频冲突避免策略,旨在确保高效、可靠的近距离无线数据交换。 4.17 被动通信模式:在此模式下,NFC设备不主动产生射频场,而是通过负载调制对发起设备产生的RF场进行响应。这种模式下,目标设备仅在接收到初始化命令时才开始通信。 4.18 射频冲突避免(RFCA):RFCA是用于检测和解决基于载波频率的射频冲突的技术,以及在协议层面上处理碰撞的方法。这一功能确保多个设备在同一频率上不会同时传输数据,从而避免数据丢失或错误。 4.19 SEL_PAR:SEL_PAR是指NFCID1 CLn的有效位总数,包括在初始化过程中由发生器发送的SEL_CMD和SEL_PAR,这是设备识别的一部分。 4.20 遥感:在主动通信模式中,一个NFCIP-1设备会发出检测请求,期望在RF场中收到其他设备对通信开始的响应,这称为遥感。 4.21 单设备检测阶段(SDD):发起设备使用SDD算法来检测其射频范围内的一个目标设备,以便建立通信连接。 4.22 副载波:副载波是在载波频率(fc)上用于调制信号的频率(fs),在NFC通信中用于数据传输。 文档的其余部分详细描述了各种技术参数和协议流程,如数字表示法、命名约定、缩略语、协议的概述,以及射频信号接口的详细规格。在主动和被动通信模式下,位持续时间、传输速率(如106kbps、212kbps和424kbps)的详细规定,以及初始化过程和射频冲突避免机制都有详尽的解释。 例如,9.2.1描述了106kbps下的主动通信模式,而9.3则涵盖了被动通信模式,包括106kbps的发起到目标设备和目标设备到发起设备的数据传输。此外,11.1章节讨论了射频冲突避免,包括初始化RFCA和反应射频防撞的步骤,确保通信的顺畅进行。 11.2章节特别关注被动通信模式的初始化,11.2.1.5.1详细描述了106kbps下短帧的初始化与单设备检测过程,而11.2.2则涵盖了212kbps和424kbps的初始化和SDD过程。11.3章节则涉及到主动通信模式的初始化和RFCA。 ISO/IEC 18092标准为NFC通信提供了一套全面的规范,确保了不同设备间的互操作性和通信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