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网络层:RIP协议中的‘距离’定义与路由选择

需积分: 10 1 下载量 4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1 收藏 891KB PPT 举报
在计算机网络的第六学时中,主要讨论了“距离”在路由选择中的定义,特别是在RIP协议中的应用。"距离"或称为"跳数",在网络中用来衡量数据包从源路由器到目标网络所需经过的路由器数量。在RIP协议中,直接连接的网络距离定义为1,而非直接连接的网络距离则等于经过的路由器数量加1。 路由选择协议是网络设计中的关键部分,它涉及到一系列基本概念。首先,理想的路由算法需具备准确性、简单性、自适应性、稳定性和公平性,以及在某种特定需求下的“最佳”性能。代价(metric)是衡量链路性能的重要因素,可能包括链路长度、数据速率、带宽、安全性和延迟等。 然而,现实中的最佳路由并不绝对,而是根据特定场景的优化选择。因此,路由选择是个复杂问题,需要所有节点协作并考虑到网络环境的动态变化。静态路由选择虽然简单,但不适应网络变化;而动态路由选择则更灵活,但实现复杂且成本较高。 在因特网中,由于网络规模庞大,采用分层次的路由选择策略更为实用。通过将互联网划分为多个自治系统(AS),每个AS内部可以自主选择路由策略,同时保持内部的连通性。这样可以有效控制路由表的大小和网络通信流量,同时保护各组织的网络布局隐私。 IGP(内部网关协议)是用于自治系统内部的路由选择协议,它们负责管理AS内的路由。而另一类路由选择协议则涉及AS之间的通信,这些协议通常被称为EGP(外部网关协议)。IGP和EGP共同确保数据包能在不同的网络层次之间有效地传输,从而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路由选择。 总结来说,理解“距离”在路由选择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自适应和分层次的策略来管理和优化网络路由,对于设计和维护高效、稳定的计算机网络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