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轨迹法:非线性系统分析与二阶常微分方程

需积分: 50 2 下载量 14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1 收藏 2.12MB PPT 举报
相平面法是一种强大的工具,用于分析非线性控制系统的行为,特别适用于处理二阶或一阶系统。它通过将系统的动态特性可视化于二维的相平面上,直观地展现系统的响应性能。相变量在此方法中扮演关键角色,它们是一组状态变量,如在二阶线性控制系统中,输出变量y(t)和输入变量c(t)可以作为一组,或者包括误差信号e(t)和输出y(t)。这些变量满足导函数关系,相变量的选择并不唯一,但选择一组能够清晰反映系统动态的变量至关重要。 对于二阶系统,其微分方程通常表现为形式(7-9),通过变量替换(如x和dx/dt),我们可以将其简化为相轨迹方程(7-11)。相轨迹即为相平面上描述变量x随时间变化的轨迹,它是由微分方程(7-9)决定的,这个方程被称为相轨迹微分方程。相轨迹表达式则是该方程积分的结果,它提供了系统行为的直观描述。 线性系统(如式7-12所示)的分析更为简单,因为其特征方程的根决定了系统的自由运动性质。特征方程的根决定了系统的稳定性,如实根对应稳定的振动,复共轭根则可能引起衰减振荡或发散。在相平面上,线性系统的相轨迹通常是直线或圆,这与特征方程根的类型相对应。 通过比较图7-40中的相轨迹图和实际系统,可以调整开关线的位置,从而优化系统的性能。输出响应特性(如超调量、延迟时间、上升时间等)可以从相轨迹曲线中直接获取,这些时域指标反映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精度。 总结来说,相平面法是一种强大的分析工具,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理解非线性系统的动态行为,还能通过对线性系统特征的分析,提供设计和优化控制策略的基础。通过相轨迹,工程师可以直接观察到系统的稳定性、响应时间和其他关键性能指标,这对于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分析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