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维链状铜配合物[Cu(NPG)2(H2O)2]?CH3CH2OH的晶体结构与磁性研究

需积分: 5 0 下载量 2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2 收藏 262KB PDF 举报
"这篇论文详细介绍了配合物[Cu(NPG)2(H2O)2]?CH3CH2OH的合成方法、晶体结构分析以及磁性研究。该配合物由邻苯二甲酰甘氨酸(HNPG)与铜离子形成,通过溶液法制备。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磁性和X射线单晶衍射实验等多方面的表征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全面的研究。" 在该研究中,作者首先合成了一种新的配合物[Cu(NPG)2(H2O)2]?CH3CH2OH,其中NPG代表邻苯二甲酰甘氨酸,这是一个双齿配体,通过两个羧基氧原子与铜(II)离子配位。该配合物的合成采用溶液法,这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和有机配合物合成方法,通常涉及在适当的溶剂中反应金属离子和配体,形成稳定的配合物。 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实验,研究人员确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它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胞参数为a=0.47674(12)nm,b=0.11319(3)nm,c=0.11614(3)nm,α=106.468(4)°,β=100.114(5)°,γ=94.358(5)°,体积V=0.5864(3)nm³,Z=1。这意味着每个晶胞内只有一个分子。铜(II)离子通过O-C-O桥接形成了一个一维链状结构。这种结构是由配体的双齿配位能力导致的,铜离子与NPG配体的两个羧基氧原子形成配位键。 此外,配合物的结构稳定性部分归因于分子间的氢键作用。氢键在晶体结构中起到了重要的连接作用,将一维链状结构连接成平面结构,增强了整个晶体的稳定性。氢键是分子间相互作用的一种强范德华力,对于维持化合物的特定构象和物理性质至关重要。 在磁性研究方面,配合物表现出弱的反铁磁性。这表明铜(II)离子之间存在反平行的磁矩排列,导致净磁矩接近于零。这种磁性行为可能是由于相邻铜离子间的超交换相互作用导致的。 该论文详细探讨了[Cu(NPG)2(H2O)2]?CH3CH2OH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磁性特性,为理解金属配合物的结构-性能关系提供了新的见解,同时也为设计具有特定功能的新颖配合物提供了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