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样近邻协同过滤算法提升推荐精度研究

需积分: 10 0 下载量 2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8 收藏 848KB PDF 举报
"这篇论文是2014年由董立岩、刘晋禹、蔡观洋和李永丽发表在《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的自然科学论文,标题为“基于抽样近邻的协同过滤算法”。文中探讨了在实时推荐系统中,由于数据稀疏性导致的推荐精度低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即采用抽样近邻的协同过滤算法。该算法通过更有效地利用评分用户矩阵的信息,增加参与预测评分计算的用户和项目数量,以弥补传统协同过滤算法的不足。实验结果显示,该算法在不显著增加在线计算时间的情况下,能够提高推荐精度。关键词包括协同过滤、稀疏矩阵、推荐精度和近邻。" 协同过滤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个性化推荐系统中的算法,其基本思想是假设用户会根据过去的行为来预测未来的行为,同样,项目也会被具有相似兴趣的用户共同评价。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数据的稀疏性,即大部分用户只对少数项目进行评分,使得传统的协同过滤算法在寻找相似用户或项目时面临挑战,这可能导致推荐结果的不准确。 论文提出的抽样近邻的协同过滤算法旨在解决这一问题。它不再局限于使用所有用户或项目的邻域,而是通过抽样策略选择一部分近邻参与预测。这种抽样策略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基于特定的采样方法,如最近邻或者基于密度的采样,以确保所选近邻能代表原始数据的多样性。抽样的目的是在保持计算效率的同时,增加预测评分的多样性和准确性。 在算法实现过程中,首先,通过评分用户矩阵找出每个用户的抽样邻居,这些邻居可能是评分相似或行为模式相近的用户。然后,使用这些抽样邻居的评分信息来预测目标用户对未评分项目的评分。预测公式可能涉及到平均评分、加权平均或其他复杂的预测模型。最后,根据预测评分进行推荐。 实验部分通常会对比抽样近邻的协同过滤算法与传统的全邻域协同过滤算法在不同数据集上的表现,例如F1分数、均方根误差(RMSE)和覆盖率等指标。通过实验结果,论文证明了所提算法在保持较低的在线计算复杂度的同时,能够显著提升推荐系统的精度。 这篇论文提出的抽样近邻的协同过滤算法是对协同过滤算法的一种改进,它通过采样技术有效地处理了大规模数据集的稀疏性问题,提高了推荐系统的性能。这种方法对于实时推荐系统尤其有价值,因为它可以在不影响效率的前提下,提供更精确的个性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