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双端口存储器实验步骤与数据写入验证

需积分: 6 0 下载量 9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2 收藏 83KB PPT 举报
本篇文档主要介绍了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中的具体步骤和实验过程,涉及到的是使用IDT7132双端口存储器进行数据的读写操作。实验目标包括理解双端口静态存储器的工作原理、数据存储和读取机制,以及并行读写的冲突处理。 首先,实验开始于设置DP=1和DB=0,编程开关置于正常位置。双端口存储器IDT7132有两个独立的数据总线接口:左端口接数据总线DBUS,用于数据读写;右端口接指令总线IBUS,主要用于指令传输,无需进行数据写入。存储器的控制引脚包括CEL#、LR/W#、OEL#、CER#、RR/W#和OER#,它们负责控制左右两端口的读写操作: - CEL#:左端口选择引脚,当CEL#=1时,禁止左端口操作。 - LR/W#:决定左端口操作类型,LR/W#=1时进行读操作,LR/W#=0时进行写操作。 - OEL#:三态门功能,OEL#=0时数据能送到DBUS,OEL#=1时禁止数据输出。 - CER#、RR/W#和OER#控制右端口的读写,但在这次实验中,RR/W#保持高电平,OER#接地,仅用于左端口操作。 实验步骤详细说明: 1. 设置开关SW7-SW0为00H,通过QD按钮将地址00H放入地址寄存器AR,然后设置K0(LDAR#)=0和K2(CEL#)=1等条件,执行左端口的读取操作。 2. 再次设置开关,令K0(LDAR#)=1,K2(CEL#)=0,LR/W#=0,执行写入操作,将00H写入存储器00H单元。 3. 重复以上过程,每次改变SW7-SW0的值,对应地将10H、20H、30H、40H写入00H、10H、20H、30H和40H单元。 实验还涉及地址寄存器AR的使用,其地址递增功能由LDAR#和AR+1两个控制信号管理。当LDAR#=0时,地址寄存器从SW7-SW0接收地址,而AR+1在T2时使地址自增。 实验设备包括TEC-5计算机组成实验系统、逻辑测试笔、双踪示波器和万用表,这些工具将帮助参与者观察和验证实验操作的效果。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能够掌握双端口存储器的实际操作,加深对存储器工作原理的理解,同时熟悉如何通过控制信号实现数据的读写,并了解可能遇到的并行操作冲突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