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双端口存储器实验步骤与数据写入验证
需积分: 6 9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2
收藏 83KB PPT 举报
本篇文档主要介绍了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中的具体步骤和实验过程,涉及到的是使用IDT7132双端口存储器进行数据的读写操作。实验目标包括理解双端口静态存储器的工作原理、数据存储和读取机制,以及并行读写的冲突处理。
首先,实验开始于设置DP=1和DB=0,编程开关置于正常位置。双端口存储器IDT7132有两个独立的数据总线接口:左端口接数据总线DBUS,用于数据读写;右端口接指令总线IBUS,主要用于指令传输,无需进行数据写入。存储器的控制引脚包括CEL#、LR/W#、OEL#、CER#、RR/W#和OER#,它们负责控制左右两端口的读写操作:
- CEL#:左端口选择引脚,当CEL#=1时,禁止左端口操作。
- LR/W#:决定左端口操作类型,LR/W#=1时进行读操作,LR/W#=0时进行写操作。
- OEL#:三态门功能,OEL#=0时数据能送到DBUS,OEL#=1时禁止数据输出。
- CER#、RR/W#和OER#控制右端口的读写,但在这次实验中,RR/W#保持高电平,OER#接地,仅用于左端口操作。
实验步骤详细说明:
1. 设置开关SW7-SW0为00H,通过QD按钮将地址00H放入地址寄存器AR,然后设置K0(LDAR#)=0和K2(CEL#)=1等条件,执行左端口的读取操作。
2. 再次设置开关,令K0(LDAR#)=1,K2(CEL#)=0,LR/W#=0,执行写入操作,将00H写入存储器00H单元。
3. 重复以上过程,每次改变SW7-SW0的值,对应地将10H、20H、30H、40H写入00H、10H、20H、30H和40H单元。
实验还涉及地址寄存器AR的使用,其地址递增功能由LDAR#和AR+1两个控制信号管理。当LDAR#=0时,地址寄存器从SW7-SW0接收地址,而AR+1在T2时使地址自增。
实验设备包括TEC-5计算机组成实验系统、逻辑测试笔、双踪示波器和万用表,这些工具将帮助参与者观察和验证实验操作的效果。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能够掌握双端口存储器的实际操作,加深对存储器工作原理的理解,同时熟悉如何通过控制信号实现数据的读写,并了解可能遇到的并行操作冲突情况。
2021-08-03 上传
2022-04-16 上传
2021-08-03 上传
2024-05-09 上传
2022-08-08 上传
2024-05-12 上传
2024-05-16 上传
2021-10-06 上传
2024-05-09 上传
Pa1nk1LLeR
- 粉丝: 67
- 资源: 2万+
最新资源
- MATLAB新功能:Multi-frame ViewRGB制作彩色图阴影
- XKCD Substitutions 3-crx插件:创新的网页文字替换工具
- Python实现8位等离子效果开源项目plasma.py解读
- 维护商店移动应用:基于PhoneGap的移动API应用
- Laravel-Admin的Redis Manager扩展使用教程
- Jekyll代理主题使用指南及文件结构解析
- cPanel中PHP多版本插件的安装与配置指南
- 深入探讨React和Typescript在Alias kopio游戏中的应用
- node.js OSC服务器实现:Gibber消息转换技术解析
- 体验最新升级版的mdbootstrap pro 6.1.0组件库
- 超市盘点过机系统实现与delphi应用
- Boogle: 探索 Python 编程的 Boggle 仿制品
- C++实现的Physics2D简易2D物理模拟
- 傅里叶级数在分数阶微分积分计算中的应用与实现
- Windows Phone与PhoneGap应用隔离存储文件访问方法
- iso8601-interval-recurrence:掌握ISO8601日期范围与重复间隔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