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滤波与自适应容差的图像去雾算法提升计算机视觉性能

版权申诉
5星 · 超过95%的资源 1 下载量 11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03 收藏 692KB DOCX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一种基于引导滤波和自适应容差的图像去雾算法,针对雾霾天气下计算机视觉系统面临的图像质量下降问题。雾霾导致的图像降质问题主要包括对比度降低、色彩失真和细节模糊,这对目标识别和特征提取等任务造成困扰。 首先,介绍背景中提到的图像去雾算法的基本分类,即非物理模型和物理模型。非物理模型如全局、局部直方图均衡化算法,它们不依赖于雾气的具体物理模型,但可能无法精确恢复图像细节。而物理模型通常依据大气散射模型,如瑞利散射和米氏散射,这类方法更接近实际物理过程,但计算复杂度较高。 文章的核心贡献在于提出了一种创新的IDAFT算法,它结合了引导滤波和自适应容差。引导滤波作为一种边缘保持滤波技术,通过对图像的灰度图应用引导图像的规则,有效地减少了算法执行时间,并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图像的边缘信息。自适应容差机制则是针对天空等大区域的透射率修正,通过分析图像天空区域的特性,动态调整容差参数,避免了传统引导滤波在处理这类区域时可能出现的失真问题,提高了透射率估计的准确性。 具体步骤包括:首先,通过暗通道图和透射率图的分析,利用不同尺寸的邻域窗口进行线性拟合,获取相对精确的透射率图。接着,使用引导滤波技术处理图像,增强透射率的细节。然后,针对特定区域采用自适应容差机制,优化透射率,减少复原图像的失真。最后,将图像从RGB色彩空间转换到HSV空间,进行亮度和对比度的补偿,确保颜色还原的准确性,再从HSV空间转换回RGB空间,完成去雾图像的生成。 IDAFT算法通过结合引导滤波和自适应容差,克服了传统去雾方法在处理雾霾图像时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更为精确和高效的图像复原方案,对于提升计算机视觉系统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2017-03-21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