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HC实验中LOCic线性编码延时测量与分析
14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4
收藏 466KB PDF 举报
"这篇文档详细介绍了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中的ATLAS实验升级中,如何测量LOCic(线码在芯片专用集成电路)线性编码系统的编解码延时。高速数据传输的延时是评价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在高精度的粒子物理实验中。文中提出了FPGA实现的延时参数测量方法和流程,证实了LOCic编码的低延时特性,这对于ATLAS实验的数据传输和系统优化至关重要。文档还详细描述了LOCic数据帧结构,包含帧头的定界、同步以及伪随机码用于同步和二进制识别计数。"
在高速数据传输领域,尤其是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LHC上的ATLAS探测器读出系统,数据传输延时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参数。延时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数据处理效率。文中提到的LOCic系统是一种专为LHC ATLAS实验升级设计的线性编码系统,它利用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技术实现。这种技术在高速光链路数据传输中起到关键作用,通过将并行数据转换为串行数据,再通过光纤进行长距离传输,最后在接收端进行解串行和解码。
为了确保系统的性能,需要对编码和解码的延时进行精确测量。文章介绍了一种测量方法,它不仅测量了编码侧的延时,还包含了解码侧的延时,以全面评估系统性能。通过这种方法,研究者能够验证LOCic编码的低延时特性,这对于LHC实验中需要快速响应的触发系统非常重要。例如,如果延时过长,可能需要更大的事件缓冲区来存储数据,这会增加系统复杂性和成本。
LOCic数据帧的结构也在此文中得到了详细阐述。帧头包含特定的定界符和同步序列,这些序列用于确保数据的正确同步和识别。此外,帧中还包括了伪随机码(PRBS),这些码用于检测传输错误和进行同步。PRBS的使用增加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并且BCID(二进制识别计数)进一步增强了系统的错误检测能力。
该文深入探讨了高速数据传输系统中LOCic编码系统的延时测量,这对于优化LHC ATLAS实验的读出系统和提升整体实验效率具有指导意义。通过这样的精确测量和分析,科研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系统性能,进而做出相应改进,以满足未来实验的需求。
2020-04-07 上传
2020-05-04 上传
2021-01-28 上传
2020-04-22 上传
2020-03-27 上传
2020-04-08 上传
2020-04-23 上传
2020-03-23 上传
2020-03-21 上传
weixin_38705014
- 粉丝: 4
- 资源: 935
最新资源
- 前端协作项目:发布猜图游戏功能与待修复事项
- Spring框架REST服务开发实践指南
- ALU课设实现基础与高级运算功能
- 深入了解STK:C++音频信号处理综合工具套件
- 华中科技大学电信学院软件无线电实验资料汇总
- CGSN数据解析与集成验证工具集:Python和Shell脚本
- Java实现的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开发教程
- Change-OEM: 用Java修改Windows OEM信息与Logo
- cmnd:文本到远程API的桥接平台开发
- 解决BIOS刷写错误28:PRR.exe的应用与效果
- 深度学习对抗攻击库:adversarial_robustness_toolbox 1.10.0
- Win7系统CP2102驱动下载与安装指南
- 深入理解Java中的函数式编程技巧
- GY-906 MLX90614ESF传感器模块温度采集应用资料
- Adversarial Robustness Toolbox 1.15.1 工具包安装教程
- GNU Radio的供应商中立SDR开发包:gr-sdr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