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位CPU与IP核设计:基于MCS51的SOC实现

需积分: 10 6 下载量 14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31 1 收藏 2.07MB PDF 举报
"八位CPU+IP核的研究与设计" 这篇硕士学位论文主要探讨了八位CPU与IP核的设计和实现,作者王喆在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指导下,以硬件描述语言(HDL)完成了8位CISC(复杂指令集计算)结构CPU的研制,并在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平台上进行了验证。该研究是在半导体技术和系统设计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展开的,传统的单片机因尺寸、功耗和特定功能限制,无法满足某些应用场景的需求,因此,SOC(System on Chip,片上系统)技术因其低成本、低功耗和高集成度的优势,逐渐成为嵌入式系统设计的首选。 论文采用自顶向下设计方法和模块化设计思想,从CPU的整体结构到局部功能的实现进行了深入研究。CPU核心被划分为三个主要模块:算术逻辑单元(ALU)、控制器和功能寄存器。ALU使用组合电路设计,能够处理MCS51指令集中所有的算术和逻辑运算。控制器负责解析指令码,管理和控制执行单元的动作与时序,运用了微程序控制和状态机设计方法。寄存器模块整合了数据路径中的所有寄存器和多路选择器,这些多路选择器根据控制器信号进行操作,构成数据传输路径。 考虑到现代集成电路工艺的进步,IP核的地址和数据线采用并行设计,每个线路都有独立的通道,降低了时序设计的复杂性,提高了系统速度。对于与RAM的交互,地址和数据采用双沿触发方式,确保在系统时钟的上升沿和下降沿稳定地读写数据。整个系统采用同步设计保证时序一致性,局部利用组合电路优化速度。与MCS51单片机相比,此设计的指令执行速度显著提高,每个指令所需的系统时钟数仅为MCS51的1/12。 此外,该设计的指令集与MCS51兼容,保持了广泛的适用性。设计中包括了专门的RAM和ROM地址数据接口,可以寻址256字节的内部RAM和64K的外部ROM和RAM。由于使用Verilog HDL进行描述,系统设计易于扩展和性能升级。经过仿真软件测试,并使用EDA工具完成布局布线后,该设计在FPGA上得到了成功实现,验证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 此研究中的八位CPU IP核设计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可移植性,可以作为基础构建片上系统,适用于各种嵌入式系统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