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离线烧录开发指南:地址转换与流程详解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14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01 收藏 1.38MB PDF 举报
本指南名为"D1-H_Linux_离线烧录_开发指南1",主要针对Linux环境下的离线烧录过程提供详细的开发指导。该文档适用于需要在不依赖网络连接的情况下对嵌入式系统进行固件更新的开发者,特别是与珠海全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的项目。文档内容涵盖了从地址转换、逻辑区读写规则到具体步骤,如烧录UBOOT、Boot0、初始化安全存储块、OEM固件结构、MBR/GPT分区表处理以及partition image的创建和烧写。 1. 编写目的: - 文档的首要目的是为了提供清晰的离线烧录流程,确保在开发过程中能够正确、高效地将代码和配置数据写入目标设备,不受网络连接限制。 2. 适用范围: - 本指南适用于使用Linux平台的嵌入式开发人员,特别是针对全志系列芯片,涉及到了地址映射、UBOOT加载、分区表管理等关键操作。它也适用于维护和升级硬件的制造商或系统集成者。 3. 相关人员: - 开发者、测试工程师、硬件工程师、系统工程师可能都需要参考此文档,以便理解和执行离线烧录任务。 3.1 地址转换: - 说明了从扇区地址到逻辑页地址再到物理页地址的转换过程,这对于理解数据在存储介质上的实际布局至关重要。 3.2 逻辑区读写规则: - 提供了关于如何在逻辑空间中正确操作数据,包括数据的组织方式和访问规则,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4. U-Boot烧录: - 文档详细解释了如何通过`inputfile`来配置UBOOT加载器,包括设置物理信息缓冲区(phyinfo_buf)中的不同部分,如factory_block、MBR、partition信息,以及最终的烧录过程。 5. Boot0烧录流程: - 包括Boot0的inputfile处理、烧录流程、正常启动和安全启动选项,以及存储数据填充和校验的过程。 6. 初始化安全存储块: - 这部分介绍了如何烧录Boot0之后的初始化过程,包括输入文件的选择和存储数据的操作。 7. OOB(On-Board Flash)结构: - 文档探讨了OEM固件结构,包括无CRC的OEM固件和带有CRC校验的版本,以保证固件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8. Mapping Page: - 详细说明了映射页面的作用,可能是为了正确地管理和组织数据在物理存储空间中的布局。 9. MBR/GPT分区表: - 描述了物理和逻辑区域的大小,并提供了如何通过inputfile处理分区表,确保正确的分区布局。 10. Partition Image: - 主要关注partition image的创建,包括动态调整Sunxi MBR卷,生成ubi_layout_volume,以及逻辑卷的烧写,同时涉及了数据对齐等细节。 总结来说,这份开发指南是针对Linux离线烧录的全面指南,覆盖了从地址映射到具体烧录操作的各个步骤,为嵌入式系统的开发者提供了一个实用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