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低通滤波与升余弦滚降特性在遥测通信中的应用
下载需积分: 0 | PDF格式 | 1.41MB |
更新于2024-08-09
| 38 浏览量 |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PCM/FM体制在遥测领域的应用,特别是在高码率下的挑战和解决方案。PCM/FM体制因其频带利用率高、抗衰落能力强等特点被广泛使用,但随着数据速率的提高,面临频率选择性衰落和码间干扰等问题。文章回顾了PCM/FM体制的发展,并介绍了非相干和相干解调算法,通过10M bit/s的PCM/FM信号的软件仿真,分析了解调性能,并提供了相应的优化参考。"
PCM/FM体制是一种常见的编码调制方式,它结合了脉冲编码调制(PCM)和频率调制(FM),用于遥测等领域。PCM技术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通过量化和编码过程,使得信号在频带内集中,提高了发射功率的效率。同时,FM则利用信号频率的变化来承载信息,增强了对幅度衰落和相位失真的抵抗能力,尤其适用于信道条件不稳定的环境。
然而,当数据速率增加到较高水平(如2M bit/s以上)时,PCM/FM体制会遇到一些问题。频率选择性衰落可能导致信号质量下降,尤其是在高频段。此外,码间干扰(ISI)也会加剧,这是由于高速信号在经过传输后,不同码元之间的相互影响导致的。这些问题限制了PCM/FM体制在高数据速率应用中的效能。
为解决这些挑战,文中提出了非相干和相干解调算法。非相干解调不依赖于载波相位的精确恢复,简化了工程实现,但在高码率下可能性能下降。相干解调则需要恢复载波相位,理论上能提供更好的解调性能,但实现起来更为复杂,特别是在衰落信道中。
通过10M bit/s的PCM/FM信号的软件仿真,作者对比分析了两种解调算法的性能。这些仿真结果可以为改进高速遥测信号的解调性能提供参考,有助于开发更适应高码率传输的解调策略。文章的这一部分深入探讨了算法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包括解调误差、误码率等关键指标,为优化系统设计提供了依据。
PCM/FM体制在遥测通信中具有显著优势,但随着数据速率的提升,需要不断改进调制解调技术以应对新挑战。通过非相干和相干解调算法的运用,可以有效地提升系统性能,确保在高码率传输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关推荐

李_涛
- 粉丝: 58

最新资源
- 批量重命名视频序列:从视频到帧的转换教程
- Linux系统下MongoDB 2.4.9版本的安装指南
- 轻松获取三维动画设计神器:3ds Max工具下载指南
- 解决Python AI学习中的GraphViz执行文件未找到错误
- 嵌入式28069学习资源分享
- lodJS:高性能的JavaScript模块加载器
- 实现跨IE浏览器兼容的jQuery搜索下拉框
- 深入解析卡尔曼滤波器及其数据修正原理
- 手写策略模式代码实现排序功能
- 掌握Vue.js多视图应用:实例解析与路由配置
- C#上位机程序实现与西门子PLC通信及modbus/opc范例
- 基于Faster RCNN的行人检测与传统跟踪算法融合应用
- 北大青鸟响应式布局项目:微票儿与Bootstrap技术实践
- Python实现自动更新代理IP池,助力爬虫避免封禁
- 掌握Google云平台gcloud开发包,Node.js云端交互利器
- JSTL架包下载:Java开发者必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