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软件分析与设计步骤详解

需积分: 13 2 下载量 15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1 收藏 1.44MB PPT 举报
本文档介绍了一种基于面向对象的软件分析与设计方法,重点在于如何通过领域模型发现类,并遵循一般的分析设计步骤。讨论中提到了模型的重要性和历史背景,同时给出了详细的步骤指南,以及一些实用规则。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模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领域建模中。领域模型能够帮助开发者理解业务领域,识别核心概念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发现合适的类。文章以猜数游戏为例,简述了一个简单的应用场景,用以说明如何在实际情境中运用面向对象的思考方式。 面向对象的软件分析与设计一般性步骤如下: 1. 问题陈述:从用户和其他项目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出发,用文字和图表描述系统的需求和预期功能。 2. 需求分析:利用用例图、活动图、用例规约、补充规约和术语表来详细说明系统需求。 3. 架构分析:通过架构文档、包图或类图描述系统结构,包括设计模式、关键抽象图以及用例实现的序列图或协作图。 4. 用例分析:创建用例的交互图,设计事件流图,定义分析类,并设计这些类的内部机制。 5. 设计元素设计:绘制设计类图,设计子系统和接口图,建立分析类到设计元素的映射,推动系统设计进程。 6. 系统运行时刻架构设计:设计运行时的类图或线程图,明确类的属性、操作和类间关系。 7. 分布式系统设计:使用部署图描述系统在不同节点上的分布,包括软件、硬件和协议。 8. 用例设计:通过类图和子系统设计展示用例和参与类,使用顺序图进一步细化。 9. 类的设计:完成最终的参与类类图,包括所有属性、操作、关系以及类的策略模式。 10. 数据库设计:根据编程环境和平台设计数据库表或数据对象。 在实际应用中,软件分析设计过程是迭代的,可以结合敏捷开发和RUP理念,但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项目需求灵活调整。需求文档至少应包含问题陈述、用例析取、用例规约、补充规约和术语表,而设计文档应涵盖系统架构、关键抽象类图、分析类设计等多个方面。系统运行时刻架构和部署设计能进一步完善设计方案。 文档规约要求明确,需求分析包括问题陈述和用例相关文档,设计文档则涵盖系统架构、分析类设计、子系统划分等重要部分。这些规则旨在确保软件开发的完整性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