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Socket编程:bind函数详解与示例

需积分: 9 2 下载量 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5 收藏 1.72MB PPT 举报
"该资源是关于Linux系统编程中的Socket网络通信的示例和讲解,主要涉及bind函数的使用以及Socket编程的基本技术。作者是戴瑾,来自南大金陵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系。" 在Socket编程中,`bind()`函数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个函数用于将一个创建好的套接字(socket)与一个特定的IP地址和端口号绑定,使得该套接字可以监听特定的网络端口,等待来自网络的连接请求。在提供的代码示例中,`bind()`函数被用来设置服务器的监听地址和端口: ```c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socket.h> #define MYPORT 3490 int main(){ int sockfd; struct sockaddr_in my_addr; sockfd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 // 创建一个IPv4的TCP套接字 my_addr.sin_family = AF_INET; // 设置地址族为IPv4 my_addr.sin_port = htons(MYPORT); // 设置端口号,转换为网络字节序 my_addr.sin_addr.s_addr = inet_addr("132.241.5.10"); // 设置服务器IP地址 bind(sockfd, (struct sockaddr*)&my_addr, sizeof(struct sockaddr)); // 绑定套接字和地址结构体 // ... } ``` 这段代码首先创建了一个IPv4的TCP套接字,然后填充了`sockaddr_in`结构体,其中包含了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号。`inet_addr()`函数将IP地址字符串转换为二进制形式,而`htons()`确保端口号以网络字节序存储,因为网络上的数据传输要求统一的字节序。最后,`bind()`函数将这些信息绑定到套接字上。 在更广泛的上下文中,Socket编程基于OSI模型的网络通信协议。OSI模型分为7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在TCP/IP协议栈中,主要关注的是下面三层: 1. **网络层**:使用IP协议,负责数据包的路由选择和传输,确保数据能够正确地从源主机发送到目的主机。路由器在此层工作。 2. **传输层**:TCP(传输控制协议)和UDP(用户数据报协议)是传输层的主要协议,TCP提供面向连接的、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而UDP则提供无连接的、不可靠的服务。 3. **应用层**:这是最接近用户的一层,包括众多的应用协议,如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FTP(文件传输协议)、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和Socket API,它们允许程序员编写可以直接进行网络通信的程序。 Socket编程主要是应用层的工作,它提供了操作系统与网络之间的一个接口,允许开发者创建能处理网络通信的程序。通过Socket,开发者可以构建客户端和服务器应用程序,实现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在示例代码中,`bind()`函数是服务器端编程的关键步骤,确保服务器能在指定的IP和端口上监听并接受来自客户端的连接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