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核驱动开发详解:驱动框架与运行机制

需积分: 0 3 下载量 16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3 收藏 402KB PPT 举报
"驱动框架-内核驱动开发" 本文主要探讨了内核驱动开发的相关知识,包括驱动框架的几个重要模型和技术,以及驱动程序的基本运行机制。内容涵盖了NT模型、WDM模型,以及一些常见的驱动服务和通信方式。 首先,NT模型是Windows内核驱动的基础,其中`DriverEntry()`函数作为驱动的初始化入口,负责驱动的注册和基本设置。接着,`DispatchCreate()`、`DispatchRead()`、`DispatchWrite()`、`DispatchClose()`、`DispatchClean()`和`DispatchControl()`这些调度函数分别对应不同的I/O操作,如创建、读取、写入、关闭和设备控制。`DriverUnload()`则在驱动卸载时执行,确保资源的释放。这些函数都在单线程环境下运行。 WDM(Windows Driver Model)模型进一步扩展了NT模型,引入了`WDMAddDevice()`和`WDMPnp()`函数,用于设备的添加和电源管理。同时,WDM模型也支持更多的驱动框架,如Sfilter/Minifilter、TDI/NDIS/WFP等,它们在不同层面提供过滤和管理功能。 此外,文中还提到了`DISKPERF`和HOOK技术,前者是一个性能监视工具,后者通常用于系统级的钩子,允许在Ring3(用户模式)和Ring0(内核模式)之间进行通信。Ring3与Ring0的通信是驱动开发中的关键环节,因为它涉及到权限级别的转换和数据交换的安全性。 驱动服务的安装过程涉及到注册表设置、驱动加载顺序和驱动对象的创建。而在Ring3与Ring0的开发区别中,主要在于Ring3是用户模式,有较高的灵活性但安全性较低,而Ring0处于内核模式,具有直接访问硬件的权力,但错误可能导致系统崩溃。 驱动API的分类集合包括了系统提供的各种接口,用于驱动的管理和设备操作。在编写驱动时,开发者必须了解如何正确使用这些API,并遵循一定的编程规范,以避免常见的驱动漏洞和缺陷,例如未初始化的缓冲区、资源管理不当、不安全的系统调用等。 调试是驱动开发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分析蓝屏DUMP文件和进行Ring3与Ring0的联合调试,可以定位并解决问题。一个实际的例子是开发一个进程创建监视的驱动,这涉及监控系统的进程创建事件并进行相应的响应。 课程内容还涵盖了基础知识,如打印格式、数据对齐、系统和程序的内存布局、位运算、函数参数传递、内存分配以及不同的调用约定。对于想要深入学习内核驱动开发的人来说,建议掌握C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汇编语言和编译原理等基础知识,同时熟悉UI界面开发、调试工具如WinDbg的使用,以及逆向工程工具如IDA和Ollydbg。 最后,推荐了一些基础书籍,如《C程序设计》、《C语言编程精粹》、《高质量C++/C编程指南》等,以帮助读者提升编程技能和理论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