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NSS-RTK定位技术解析:从单差到三差观测

版权申诉
0 下载量 18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6-26 收藏 1.19MB PPTX 举报
"该资源是关于卫星导航与测绘原理的讲座材料,重点讲解了GNSS-RTK定位测量技术。内容涵盖了单差、双差、三差观测方式以及它们在消除误差方面的作用,同时介绍了差分GPS(DGPS)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在卫星导航系统中,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是实现高精度定位的关键技术。实时动态(Real-Time Kinematic, RTK)定位是GNSS的一种高级应用,特别适用于测绘、土地测量和工程应用。RTK利用载波相位观测值来提供厘米级的定位精度。 单差观测方式是消除卫星钟差影响的第一步,它通过比较不同观测站对同一卫星的相位观测值来计算差分。这种方法可以显著降低星历误差的影响,并减少对流层和电离层折射导致的误差,尤其是在短基线(如100公里以内)的情况下。然而,单差仍然存在站间距离引起的残余误差。 双差观测方式进一步消除了接收机钟差的影响,它是通过对同一组卫星的单差进行差分来实现的。双差模型不仅可以消除卫星和接收机的钟差,还可以进一步减少星历误差的影响。这种技术尤其适用于相对定位,因为它可以极大地提高定位精度。 三差观测方式则更进一步,它是在不同历元对同一组卫星的双差进行差分,目的是消除整周模糊度。这种方法能有效地减少平差中的未知数,提高定位效率。 相对定位的优点在于通过线性组合载波相位观测值,可以消除或减弱系统性误差,如卫星轨道误差、钟差和大气折射误差。然而,它也存在缺点,即差分操作可能导致观测值之间的相关性增加,同时减少观测方程的数量,这可能会影响平差过程的稳定性和计算复杂性。 差分GPS(DGPS)是提高定位精度的另一种方法,特别是在局部区域。根据基准站的数量和分布,它可以分为单基准站差分、多基准的局部区域差分和广域差分。DGPS主要通过伪距差分、位置差分和载波相位差分等方式工作。位置差分是通过比较基准站的实测坐标与已知坐标,计算并广播坐标改正数,用户站接收这些改正数后,可以修正自身的定位结果,从而提高精度。这种技术在航海、航空和陆地车辆导航中具有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