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1:软件工程中实体类与控制类分析

需积分: 37 19 下载量 11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5 收藏 3.61MB PPT 举报
在《任务标识分析类-2011版王立福自学考试的软件工程课件》中,主要讨论了软件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任务1:标识分析类。这个任务的核心目的是细化用例,并根据系统的业务需求创建相应的实体类、控制类和边界类,以便于理解系统架构和功能实现。 首先,进行准备工作时,需要从系统外部视角出发,对用况的事件流正文描述进行精炼,这有助于明确业务流程和参与者的行为。在这一过程中,已经识别出对体系结构有重大影响的实体类,如活动1的任务5中提及的那些关键类。接下来,需要根据事件流中的逻辑对象(大对象)进一步识别其他实体类,遵循类的定义原则,确保每个类都有清晰的责任、属性以及与其他类的关系。 课程深入到软件工程的各个方面,如软件开发的本质、过程、需求、方法学和能力成熟度模型(CMM)等。软件开发的本质被定义为问题域(客观事物系统)到不同抽象层次(如数据和处理逻辑)之间概念和计算逻辑的映射,这涉及到数据抽象和过程抽象两个关键概念。以实例解释,如通过面向对象方法进行数据抽象,将问题空间的问题转换为解空间的模型,或者使用结构化方法进行过程抽象,将问题空间的处理逻辑转变为可执行的计算逻辑。 具体的方法包括结构化方法、面向对象方法、面向数据结构方法、维也纳开发方法(VDM)等,这些开发方法提供实现软件开发流程的路径和支持管理技术。软件工程的基础知识结构包括软件生存周期的过程支持和形成,强调正确认识软件开发的重要性,因为它决定了开发人员的思维方式和方法选择。 王立福教授,作为北京大学软件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研究者,强调了软件需求分析的中心地位,它是产品或系统确认(测试)的基准,并指出需求规格说明书是软件开发的起点。此外,他还提到了CMM模型,这是评估和提升软件开发过程能力的一个重要工具。 该课件深入探讨了软件开发的各个环节,旨在帮助学习者理解并掌握软件工程的关键概念和技术,以有效地进行软件开发和质量保证。通过实例和理论相结合的方式,为自学者提供了扎实的软件工程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