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趋势与关键技术探讨

0 下载量 8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3 收藏 16KB DOCX 举报
电力系统自动化未来发展新技术研究探讨了电力系统核心——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重要性及其在保障电力供应质量和经济效率方面的作用。随着社会对电力需求的不断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变电站作为电力传输和分配的关键节点,主要包括升压、主网、二次和配电站,综合自动化则是将发电厂、变电站、输电网络和用户无缝集成,通过科技发展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步,实现了电力生产的全程监控和优化。 目前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的主要趋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控制策略:向着最优化、适应化、智能化和协调化的方向发展,利用现代控制理论解决复杂多机系统问题。 2. 设计与工具:借助现代控制理论和计算机技术,如微机、电力电子器件以及远程通信技术,提升了控制手段的先进性。 3. 系统结构:从开环监测转向闭环控制,如从系统功率总加到自动发电控制(AGC),并向低电压等级和更大范围扩展,如从能量管理系统(EMS)到配电管理系统(DMS)。 4. 功能集成:从单一功能向多功能、一体化发展,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成为关键,如SCADA(监测控制与数据采集)和区域稳定控制的提升。 5. 性能提升:设备性能朝着数字化、快速化和灵活化迈进,如继电保护技术的演进。 6. 目标导向:追求最优化、协调化和智能化,涉及励磁控制、潮流控制等高级应用。 7. 管理和服务自动化:不仅关注运行安全、经济和效率,还扩展到管理信息系统(MIS)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提升整体运营和服务水平。 近二十年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的融合推动了电力系统自动化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这不仅关乎电力行业的效率提升,也直接影响到人们日常生活对电力服务的依赖程度。未来,随着5G、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的进一步融入,电力系统自动化将更加智能、高效,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电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