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异常处理误区与改进策略

需积分: 9 1 下载量 12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6 收藏 26KB DOC 举报
Java异常处理是Java编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常见的编程陋习可能导致系统不稳定和可维护性降低。本文重点探讨了"Java异常处理之陋习展播",作者小飞爱使申华发表于2003年,针对初学者和高级开发者,旨在揭示和纠正一些常见的异常处理误区。 首先,文章提到的六个问题点如下: 1. **不明确异常类型**: 在catch块中使用泛型Exception,如代码15-16行,这使得难以定位具体问题,因为所有异常都被捕获。正确的做法是捕获特定类型的异常,以便进行针对性的处理。 2. **不记录或处理异常**: 代码15-18行中的catch块只是简单地调用了`printStackTrace()`,而没有进一步的错误处理或记录。这种"丢弃异常"的行为是极大的问题,因为异常通常表示程序运行时出现了错误,应被妥善处理或记录日志,而不是忽略。 3. **没有关闭资源**: 代码中两次尝试关闭资源,即`conn.close()`和`out.close()`,但它们分别在try-finally或finally块中更为合适,以确保资源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被正确释放,避免资源泄露。 4. **缺乏异常处理链**: 如果一个方法可能会抛出多种异常,应考虑使用多层try-catch结构或自定义异常来处理,避免全局唯一的catch块导致问题隐藏。 5. **查询结果集未处理**: 在代码5行获取`ResultSet`后,如果查询失败,没有对应的异常处理。在遍历结果集时,应处理可能出现的`SQLException`。 6. **输出格式化问题**: 如第9行的输出,虽然没有直接显示错误,但使用`String`函数直接格式化SQL查询结果可能会引发潜在的性能问题或者SQL注入风险,应该使用PreparedStatement和参数化查询。 文章提倡遵循以下原则来改进Java异常处理: - 明确抛出和捕获特定类型的异常。 - 通过日志、通知或用户界面反馈处理异常,而非简单地打印堆栈跟踪。 - 使用finally块确保资源的清理。 - 避免全局catch块,处理特定场景的异常。 - 对数据库操作和输入验证等环节实施严格的异常管理。 通过识别和改正这些陋习,开发者可以提高代码质量,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壮性。同时,遵循良好的异常处理实践有助于团队之间的代码理解和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