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似然估计与EM算法解析

需积分: 10 8 下载量 8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0 收藏 9.25MB PPT 举报
"这篇资料主要介绍了EM算法,即极大期望算法在处理大数据时的应用,以及如何解决复杂的优化问题。EM算法常用于统计学中的参数估计,特别是当数据存在隐含变量时的情况。" EM算法是一种在概率模型中寻找参数估计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在处理含有未观测或隐含变量的数据集时。在似然函数最大化的过程中,由于涉及到隐变量,导致求解过程变得复杂。常规的极大似然估计方法难以直接应用,因为求导后会得到涉及"和的对数"的形式,使得优化困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引入了Jensen不等式。Jensen不等式是实变函数的一个重要性质,它指出,对于凸函数f和随机变量X,期望运算符E满足不等式E[f(X)] ≥ f(E[X])。利用这一不等式,可以将似然函数的对数转换为"对数的和",简化求导过程,使得参数估计变得更为可行。 在最大期望(EM)算法中,主要有两个步骤:期望(E)阶段和最大化(M)阶段。首先,在E阶段,对当前参数的估计,计算每个观测样本属于不同类别的概率或期望值。然后,在M阶段,根据E阶段得到的信息,更新模型参数,以最大化后验概率,即似然函数。 以身高分布为例,假设有两个群体(例如男生和女生),它们的身高服从不同的高斯分布。如果观测数据中并未标注性别,那么在E阶段,我们需要为每个人估算属于男生群体或女生群体的概率。在M阶段,根据这些概率,分别更新男生和女生的身高分布参数(如均值和方差)。 在解决这种“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时,EM算法通过迭代的方式打破僵局。初始化时,可以任意设定参数,然后在E和M阶段交替进行,每次迭代都会改进参数估计,直到达到收敛,即参数不再显著变化,从而得到最优解。 总结来说,EM算法提供了一种有效处理含有隐变量的模型参数估计方法,通过迭代的方式逐步优化参数,直至找到一个局部最优解。在实际应用中,如机器学习、生物信息学等领域,EM算法都展现出了强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