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江淮β中尺度切变线、低涡降水机制的WRF模拟研究

需积分: 5 0 下载量 6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1 收藏 779KB PDF 举报
"丁冶英,罗静,沈新勇.2008年6月20—21日一次β中尺度切变线、低涡降水机制研究[J].大气科学学报,2010,33(6):657-666." 这篇论文详细探讨了2008年6月20-21日发生在江淮地区的一次由β中尺度切变线和低涡引发的降水事件。研究人员利用了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中尺度数值模式来模拟这次天气过程,从而深入理解降水机制。 在此次降水过程中,低层的大尺度位涡值达到0.5×10^(-6) m^2·s^(-1)·K^(-1)·kg^(-1),这一大值位涡为切变线暴雨提供了适宜的背景条件。在切变线的南部边缘,由于低层的切变辐合效应,以及云水形成导致的非绝热加热,引发了正位涡的增长。这种增长使得低层的正涡度增加,进而加剧了降水的发生。 低层的正位涡通过垂直上升运动传递到高层,导致高层位涡出现正异常。高层位涡的正异常又会反馈到低层,进一步增强低层的气旋性涡度,使得降水更加显著。因此,位涡的动态变化在此次降水事件中起着关键作用。 关于β中尺度低涡的生成,论文指出它主要由对流层高层的正位涡异常所驱动,而不是直接与大别山地形有关。然而,低涡的维持和降水的发展却与大别山的地形坡度密切相关。当地形平坦时,低涡的维持和降水的强度都会减弱;相反,若地形具有类似大别山的坡度,不论山脉高度如何,都有利于低涡的维持和降水的加强。 这篇研究揭示了β中尺度天气系统,特别是切变线和低涡,如何通过复杂的动力和热力机制相互作用,触发和影响降水过程。这些发现对于提高中尺度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和精细化程度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理解山区复杂地形对降水的影响方面。同时,也为未来的气候模型改进和灾害预警提供了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