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详解:栈溢出攻击原理与Linux/Win32防御策略

需积分: 12 4 下载量 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2 收藏 734KB PPT 举报
栈溢出攻击技术是计算机安全领域的重要议题,尤其是在操作系统如Linux和Win32中的漏洞利用手段。本文主要由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撰写,详细探讨了缓冲区溢出攻击的原理、发展历程以及其在不同环境下的应用。 首先,文章介绍了缓冲区溢出攻击的基本概念,它是指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向预设的缓冲区填充超过其预留空间的数据,导致数据溢出并覆盖了相邻的内存空间。这种攻击的初衷可能只是意外,但恶意用户可以利用这一漏洞改写数据或控制程序执行流程,进而干扰系统的正常运行,甚至执行恶意代码,对系统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构成严重威胁。 1980年代,Morris蠕虫(通过fingerd服务的缓冲区溢出)是早期的著名实例,展示了这种攻击的可能性。随着技术发展,90年代出现了AlephOne、Smashing the Stack for Fun and Profit等攻击方式,如Phrack49中的描述,黑客开始探索利用栈指针进行更复杂和隐蔽的跳转操作。例如,Dildog的工作提出了利用栈指针进行控制流劫持的方法,而The Tao of Windows Buffer Overflows则深入研究了Windows系统中的溢出漏洞。 1999年,DarkSpyrit展示了利用系统核心DLL中的JmpESP指令实现跳转的技术,这标志着攻击者能够进一步渗透到系统的深层次。同年,M.Conover的教程则展示了基于堆的缓冲区溢出攻击,这是对传统栈溢出攻击的补充和扩展。 Linux和Win32环境下的栈溢出攻击各有特点。在Linux中,攻击者通常会利用栈溢出创建shellcode(一段可以被执行的代码),以启动攻击。而在Win32平台上,由于结构差异,攻击者同样需要针对不同的栈布局和系统调用机制来设计payload。 总结来说,栈溢出攻击是一个历史悠久且不断演变的威胁,它揭示了软件安全设计中的脆弱性。理解这些攻击的原理和历史发展有助于开发人员更好地防御此类漏洞,同时提醒系统管理员强化安全措施,确保系统的稳定和防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