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叉树遍历与链式存储详解

需积分: 9 0 下载量 11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5 收藏 22KB DOCX 举报
本资源是一份关于数据结构的详细笔记,主要聚焦在树算法部分。首先,它讨论了二叉树的链式存储结构,使用`typedef`定义了一个名为`BiTNode`的结构体,其中包含一个元素数据`data`,以及两个指向左右孩子的指针`lchild`和`rchild`,这构成了二叉树的基本节点表示形式。这种链式存储方式方便了二叉树的动态创建和操作。 接下来,笔记详细介绍了二叉树的几种遍历方法,这些都是理解树数据结构核心概念的关键。1. 递归先序遍历 是一种常用的遍历方式,函数`PreOrder`采用递归的方式访问根节点,然后递归地遍历左子树和右子树。2. 非递归先序遍历 则通过使用栈来保存遍历路径,依次出栈并访问节点,确保先访问根节点后处理子节点,避免了递归带来的栈空间开销。 非递归中序遍历 利用栈实现,首先将根节点入栈,然后进入一个循环,当遍历指针`p`不为空或栈不空时,根据情况决定出栈访问根节点或者将当前节点的左子树压入栈,直到遍历完整个左子树再访问右子树。这种遍历顺序保证了按照升序输出节点。 最后,非递归后续遍历(也称为后序遍历)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它在许多应用场景中都很实用,比如计算表达式的值、释放内存等。这个过程同样利用栈,首先将根节点入栈,然后不断转向最左侧未访问的节点,直到找到右子树且未访问,访问当前节点,并标记最近访问过的节点以便于后续处理。当遍历完所有左子树后,回溯栈,访问每个节点,确保在访问完所有子节点后再访问根节点。 总结来说,这份笔记提供了二叉树基础结构以及遍历算法的深入理解,对学习和掌握数据结构中的树数据结构概念非常有帮助,无论是理论理解还是实际编程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理解这些算法有助于解决诸如查找、排序、插入和删除等操作的问题,并能在许多实际问题中找到其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