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地址译码实验:预备知识与程序解析
需积分: 0 14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5
收藏 432KB PDF 举报
本篇实验报告是关于微型计算机技术的I/O地址译码部分,属于计算机科学系17软2班的课程实践。实验名称为"输入/输出(I/O)地址译码",由教导教师唐明星指导,学生陈庆辉负责。实验时间为2020年5月18日。
实验内容主要集中在利用计算机的I/O指令对280H至2BFH范围内的地址进行译码,当CPU访问这些地址时,译码器会输出负脉冲,进而控制外部设备,如L7灯泡按照亮灭交替的方式闪烁。时间间隔通过软件延时来实现,这涉及到了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控制的结合。
预备知识部分,介绍了两个关键逻辑门电路:与非门,其特性是只有当所有输入均为高电平时才会输出低电平;以及38译码器,它在使能端E3为高、#E1和#E2为低电平时,根据ABC三个输入端的不同组合,选择Y0至Y7中的某一个输出低电平。此外,还提到了74LS74D触发器,其工作原理是根据CLK上升沿触发,D端数据决定Q端输出,而#Q端则是Q端的反相。
程序分析部分详细展示了汇编语言代码,首先是设置DX寄存器指向I/O地址2A0H和2A8H,执行写入操作,接着调用延时子程序。中断处理程序被用于检测键盘输入,通过INT 16h指令响应键盘中断,如果检测到按键,程序会跳转到下一个步骤;如果没有按键,程序会执行INT 21h调用返回到DOS系统并退出。
延时子程序(delayproc)采用了循环结构,通过BX和CX变量控制外层和内层循环,以达到所需的时间延迟。整个程序设计既考察了基本的I/O操作,也体现了中断处理和循环控制在程序设计中的应用。
本实验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编程技能,还让他们理解了微处理器如何与外围设备交互,以及基本的逻辑门电路和触发器在硬件实现中的作用。同时,通过对中断处理的处理,学生学习到了中断在提高系统效率和响应外部事件中的重要作用。
2010-06-08 上传
2022-06-18 上传
2011-10-25 上传
2010-01-03 上传
2009-07-14 上传
2009-04-08 上传
2014-06-15 上传
2009-06-30 上传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无能为力就要努力
- 粉丝: 18
- 资源: 332
最新资源
- Angular实现MarcHayek简历展示应用教程
- Crossbow Spot最新更新 - 获取Chrome扩展新闻
- 量子管道网络优化与Python实现
- Debian系统中APT缓存维护工具的使用方法与实践
- Python模块AccessControl的Windows64位安装文件介绍
- 掌握最新*** Fisher资讯,使用Google Chrome扩展
- Ember应用程序开发流程与环境配置指南
- EZPCOpenSDK_v5.1.2_build***版本更新详情
- Postcode-Finder:利用JavaScript和Google Geocode API实现
- AWS商业交易监控器:航线行为分析与营销策略制定
- AccessControl-4.0b6压缩包详细使用教程
- Python编程实践与技巧汇总
- 使用Sikuli和Python打造颜色求解器项目
- .Net基础视频教程:掌握GDI绘图技术
- 深入理解数据结构与JavaScript实践项目
- 双子座在线裁判系统:提高编程竞赛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