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S-51单片机为何选择11.0592MHz晶振?-串行通信解析

需积分: 13 0 下载量 15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0 收藏 1.48MB PPT 举报
"为什么51系列单片机常用11.0592MHz的晶振设计? 这个设计与UART通信的波特率准确性有关。11.0592MHz可以精确地划分出多种波特率,而12MHz则不能产生某些整数倍的波特率,这在通信中很重要,因为通信的准确性取决于发送和接收端的波特率匹配。" 在单片机系统中,晶振是决定CPU时钟频率的关键组件,其频率选择直接影响到单片机的运行速度和定时精度。51系列单片机常选用11.0592MHz的晶振,主要考虑的是串行通信中的异步通信方式,特别是与UART(通用异步接收器/发送器)的配合。UART是一种常见的串行通信接口,广泛用于设备间的简单通信,如串口调试、数据传输等。 串行通信是数据通信的一种形式,与并行通信相比,它以一位一位的顺序方式传输数据,虽然速度较慢,但成本更低且适合长距离传输。在异步通信中,数据以字符帧的形式发送,每个字符帧由起始位、数据位、奇偶校验位和停止位组成,这样可以确保在没有共享时钟的情况下,接收端能正确识别数据的开始和结束。 11.0592MHz的晶振频率特别适合于UART通信,因为它可以被精确地除以各种整数值,生成常见的波特率,如9600bps、19200bps、38400bps等。这些波特率在很多标准通信协议中都有使用。相比之下,12MHz的晶振无法生成11.0592MHz所能提供的所有精确波特率,可能导致通信中的错误积累,影响数据的正确接收和发送。 在MCS-51单片机中,串行接口提供了4种工作方式,每种方式对应不同的波特率设置和通信特性。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工作模式来配置波特率,以实现与外部设备的高效通信。例如,工作方式0是最简单的移位寄存器模式,而工作方式1、2和3则支持更复杂的波特率生成和多机通信。 51系列单片机选择11.0592MHz的晶振是为了保证UART通信的波特率精度,从而提高通信的可靠性和兼容性。在实际应用中,理解这种设计背后的原理对于优化系统性能和解决通信问题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