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nel-1卫星数据解析北极西北航道通航适宜性

版权申诉
0 下载量 8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6-27 1 收藏 732KB DOCX 举报
"基于Sentinel-1卫星数据的北极西北航道通航适宜性分析" 这篇文档主要探讨了利用 Sentinel-1 卫星数据对北极西北航道通航适宜性的分析方法及其重要性。北极西北航道作为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重要捷径,其通航条件对全球资源开发、海上交通和国际贸易具有深远影响。航道的通航受到季节性和地域性差异的显著影响,其中海冰密度是决定航道通航的关键因素。 研究人员通过遥感技术,特别是 Sentinel-1 卫星搭载的合成孔径雷达(SAR),对海冰密度进行时空变化监测。Sentinel-1 SAR 与可见光近红外遥感相比,能更好地抵抗大气和太阳辐射干扰,且在空间分辨率上优于被动微波遥感,能提供更详尽的海冰边界信息。此外,Sentinel-1 数据开源、数据量大,是研究的理想选择。尽管 SAR 在海冰密度估算中的应用已取得进展,但针对海冰密度时空变化规律的系统研究仍然较少,尤其在西北航道的大范围、高时空分辨率和实时性分析方面。 文章指出,现有研究大多集中在北极东北航道,而对西北航道的通航适宜性研究相对有限,尤其是基于千米级空间分辨率微波遥感数据的夏季研究。因此,本文利用 k 均值分类法处理 Sentinel-1 SAR 数据,反演2015年至2019年每年9月的海冰密度,旨在揭示海冰密度的时空变化模式,为西北航道的开放和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进一步地,论文细化到2019年8月1日至9月20日的时间段,通过设定70%的海冰密度阈值,来确定夏季最佳通航窗口和各分支航线的适航性。这有助于识别北极西北航道中需要特别关注的海湾、海峡和时间点,以优化航行规划。 该研究通过 Sentinel-1 SAR 数据的深度挖掘,填补了北极西北航道通航适宜性研究的空白,提供了关于航道开通、海冰管理以及航线选择的科学指导,对于推动“冰上丝绸之路”建设以及北极地区的航道规划和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