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湛江东海岛海陆风环流特征详细分析

需积分: 9 0 下载量 10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2 收藏 5.11M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湛江东海岛二月海陆风环流特征研究",由徐峰、王晶、张羽等人在2012年8月发表在《气象科学》上。研究基于2011年2月的湛江东海岛风廓线雷达数据,对岛屿地区这一特定时间段内的风场特性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 首先,作者发现2月份湛江东海岛150米高度处,风向以东偏北最为常见,E、ENE和NE三个方向的风向出现频率总和高达66.6%,而偏西方向的风向出现频率相对较少,仅为1%。风向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偏东偏好。此外,风速的变化规律也具有显著的日间周期性:从1:00到15:00这段时间,风速保持在1m/s左右的波动,变化不大;而在15:00至20:00,风速和风速的波动增大,尤其在16:00时达到最大,达到2.1m/s。值得注意的是,仅有2月2日和14日两天符合典型的海陆风日条件,其中海风时段为13:00至20:00,持续7小时,陆风时段则为2:00至7:00,持续5小时。在这两个时段,海风的平均风速为2.1m/s,而陆风的平均风速为0.8m/s,显示出海风的明显优势。 在风流垂直结构方面,海风和陆风环流的高度差约为1.2公里,且风速随高度的变化趋势呈现先增后减。具体来说,海风的最大风速出现在750米高度,而陆风则在500米高度达到峰值。在500至750米的高度区间,海风环流强度明显强于陆风环流。在2000米以上,风速呈现出均匀一致的系统性西风环流。 这项研究的关键术语包括:湛江东海岛、风廓线雷达、海陆风以及风场特征,这些都围绕着海洋和陆地之间的风向变化、风速差异以及风流垂直结构进行深入剖析。该研究对于理解和预测当地气候现象,尤其是对能源利用、环境保护以及城市规划等领域具有实际应用价值。通过风廓线雷达技术,科学家们能够精确监测和理解复杂地区的风向风速模式,为相关领域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