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优化:L-BFGS算法详解与应用

需积分: 0 7 下载量 9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5 收藏 402KB PDF 举报
大规模优化算法——LBFGS算法1 大规模优化是现代计算机科学中的核心议题,特别是在深度学习和大数据处理中。L-BFGS(Limited-memory Broyden-Fletcher-Goldfarb-Shanno)算法作为一种高效且空间效率高的优化技术,尤其适用于大规模数值计算。本文首先概述了最优化方法的基本迭代思想,强调迭代过程的核心在于初始点x_0、搜索方向d_k和步长a_k的选择。 最优化方法通常采用迭代策略,以一个初始点出发,通过遵循特定的规则生成一系列点{x_k},目标是寻找函数的局部或全局最小值。迭代过程的核心是确定每个步骤的改进方向,如最速下降法(Gradient Descent,GD)利用函数的一阶导数确定下降方向,尽可能地减小函数值。GD法的基本假设是函数在x_k处可导,通过泰勒展开逼近,选择使函数值下降的负梯度方向。 然而,GD方法的局限性在于它依赖于局部信息,步长选择可能受制于极值点附近,导致收敛速度较慢。为此,引入了牛顿法(Newton's Method),它利用二阶导数(Hessian矩阵)的信息,找到局部曲率最小的切线方向,从而实现更快的收敛。牛顿法的迭代公式基于牛顿-Raphson迭代,但存储和计算Hessian矩阵在大规模问题中是不可行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拟牛顿法如DFP(Davidon-Fletcher-Powell)和BFGS(Broyden-Fletcher-Goldfarb-Shanno)算法被提出,它们通过构建和更新一个近似的Hessian矩阵,无需实际存储全部信息,降低了空间需求。DFP方法直接更新方向,而BFGS算法通过序列化信息更新,更高效地估计方向。这两种方法都是为了在保持快速收敛的同时,降低内存消耗。 L-BFGS算法作为BFGS的变体,进一步简化了内存使用,它仅保存最近若干步的信息,实现了在大型数据集上的高效优化。L-BFGS不仅保留了牛顿法的优点(即收敛速度快),还克服了存储复杂度的问题,成为许多机器学习和计算机视觉应用中的首选优化算法。 尽管L-BFGS算法在数学基础方面对数学功底有一定要求,但在实践中,理解这三个关键因素(初始值、方向和步长)以及其生成原理就足以开始学习和应用。深入研究这些算法背后的理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大规模优化问题,尤其是在当今数据驱动的世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