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磁控溅射法制备氮化铜薄膜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需积分: 9 2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1
收藏 414KB PDF 举报
"射频反应磁控溅射制备氮化铜薄膜 (2007年)"
本文是一篇工程技术领域的论文,详细介绍了使用射频反应磁控溅射法来制备氮化铜(Cu3N)薄膜的研究过程和结果。在实验中,研究者通过调整射频功率和气体流量比,探讨了这些参数对薄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射频反应磁控溅射是一种常见的物理气相沉积方法,它利用射频(RF)电源激发等离子体,使得靶材(在这种情况下是铜)的原子被溅射出来,并在基片上形成薄膜。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观察到氮化铜薄膜的生长具有择优生长规律,即随着气体流量比的增加,薄膜的晶面从Cu3N(111)逐渐转变为(100)面。这一现象揭示了薄膜生长过程中晶格取向与工艺条件的密切关系。
薄膜的光学特性是其应用中的关键因素之一。研究发现,氮化铜薄膜的光学带隙在1.44至1.69电子伏特(eV)之间变化,这个范围表明其可能适用于特定的光电子器件。光学带隙的大小与材料的能带结构有关,也是决定材料吸收、发射光谱特性的关键参数。
此外,薄膜的电性能也被详细研究。电阻率是衡量材料导电性能的重要指标,氮化铜薄膜的电阻率在60欧姆·米至5.6×10^5欧姆·米之间变化。电阻率的增加与气体流量比的增大成正比,这可能是因为更高的气体流量比导致薄膜的缺陷或杂质增多,从而影响其电导率。
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的表征,可以深入理解薄膜的晶体结构和表面形貌。XRD分析能够提供关于薄膜结晶度和晶面信息,而AFM则用于检测薄膜的表面粗糙度和微观结构,这对于理解薄膜的生长机制和优化制备工艺至关重要。
关键词如“氮化铜薄膜”、“晶体结构”、“光学带隙”和“电阻率”突出了研究的核心内容,它们分别对应于薄膜材料的基础性质和潜在应用。这项研究对于材料科学和电子工程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提供了制备高性能氮化铜薄膜的新方法,并为理解和控制薄膜的物理性质提供了理论基础。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2021-02-23 上传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2021-07-27 上传
2021-05-29 上传
2017-10-11 上传
2023-02-23 上传
weixin_38499503
- 粉丝: 8
- 资源: 975
最新资源
- 基于Python和Opencv的车牌识别系统实现
- 我的代码小部件库:统计、MySQL操作与树结构功能
- React初学者入门指南:快速构建并部署你的第一个应用
- Oddish:夜潜CSGO皮肤,智能爬虫技术解析
- 利用REST HaProxy实现haproxy.cfg配置的HTTP接口化
- LeetCode用例构造实践:CMake和GoogleTest的应用
- 快速搭建vulhub靶场:简化docker-compose与vulhub-master下载
- 天秤座术语表:glossariolibras项目安装与使用指南
- 从Vercel到Firebase的全栈Amazon克隆项目指南
- ANU PK大楼Studio 1的3D声效和Ambisonic技术体验
- C#实现的鼠标事件功能演示
- 掌握DP-10:LeetCode超级掉蛋与爆破气球
- C与SDL开发的游戏如何编译至WebAssembly平台
- CastorDOC开源应用程序:文档管理功能与Alfresco集成
- LeetCode用例构造与计算机科学基础:数据结构与设计模式
- 通过travis-nightly-builder实现自动化API与Rake任务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