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T模型详解:超越CAPM的多因素资产定价理论

版权申诉
0 下载量 20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7 收藏 604KB PPT 举报
第五讲主要探讨了套利定价模型(APT),它是在CAPM模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针对CAPM存在的局限性进行深入分析。CAPM模型的核心缺陷在于其假设的市场条件与现实经济环境不符,包括: 1. 市场无摩擦假设和卖空无限制假设:在现实市场中,交易成本和卖空限制会影响资产价格和投资者行为,CAPM对此未充分考虑。 2. 投资者同质预期与信息对称:模型假设信息是免费且对所有投资者透明,但在实际中,信息获取和处理的成本以及信息不对称会导致这一假设失效。 3. 风险厌恶假设过于简化: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差异在CAPM中被忽视,这可能无法准确反映投资决策的真实动机。 CAPM的实证检验面临困难,因为确定市场组合的精确构成几乎是不可能的,经济学家通常用大样本平均值来代替,但这可能导致理论与现实的偏差。例如,单因素模型如Rosenberg and Marshe的研究指出,额外考虑红利、交易量和企业规模等因素可以增强β系数的解释力,而Basu、Banz和Kleim的研究分别揭示了低市盈率股票的高期望收益率、小公司股票的规模效应以及股票收益的季节性。 罗尔批评指出,CAPM的有效性难以通过传统的检验方式得出,因为选择的市场代表指数可能并不反映所有风险资产的均衡收益。他认为,即使市场组合是均值-方差效率的,也无法仅凭这种方法证明CAPM与单个风险资产收益之间的关系。因此,CAPM在解释现实资产收益率时的局限性和检验难度成为关注焦点。 套利定价模型(APT)则试图解决这些问题,它引入多个因素来解释资产收益,这些因素可以是宏观经济变量、行业特性或其他市场因子,从而更全面地捕捉资产价格的决定因素。APT模型允许投资者根据不同因子的风险暴露调整预期收益,从而形成更符合实际情况的资产定价模型。通过考虑多种因素,APT提供了对市场均衡收益更为精准的理解,并且理论上能更好地处理CAPM中的技术性和原理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