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NSS网的布设与测量技术

需积分: 43 2 下载量 9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1 收藏 8.35MB PPT 举报
“基准设计-第六章 GPS网的布设” 在本章“基准设计-第六章 GPS网的布设”中,主要探讨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网络的设计原理,特别是关于GPS网的基准设定和测量应用。基准设计是GNSS网的核心部分,它决定了网络成果所采用的坐标系统和起算数据,即定义了GNSS网的定位标准。 GNSS网的基准主要包括三个要素:位置基准、方位基准和尺度基准。位置基准是指在地球固定参考系下确定的绝对坐标;方位基准关乎测量方向的校正;尺度基准则确保了测量距离的准确无误。这些基准的设定是通过选择合适的起算数据来实现的,这些数据通常包括已知的控制点坐标、卫星轨道参数等。 GNSS测量有两种主要类型:绝对定位和相对定位。绝对定位直接获取地固系下的绝对坐标,而相对定位则通过计算同步观测的两点间的坐标差(基线向量)来完成。GNSS测量广泛应用于大地测量、工程测量、变形监测、地球动力学研究等多个领域。 在控制测量中,GNSS可以替代传统方法,用于布设和加密控制网,例如在国家高精度GNSS网中,要求极高的定位精度(毫米级)。对于变形监测,如大坝监测,通常采用静态测量和载波相位测量,通过事后处理获取高精度数据。工程放样则常采用动态测量和实时处理,满足厘米级精度要求。GIS数据采集则更注重效率,可接受亚米级精度,而资源调查等任务则可能只需要米级甚至数十米的精度。 在实际操作中,GNSS测量涉及多个专业术语,如观测时段(Session)指接收机连续观测卫星信号的时间间隔,同步观测指多台接收机同时对同一组卫星的观测,基线向量是同步观测后计算出的两测站间的坐标差,截止高度角是接收机忽略低于某一角度的卫星的设置,采样间隔是接收机两次观测之间的时间间隔,独立基线则是不受其他观测影响的基线等。 基准设计在GPS网的布设中起到关键作用,它不仅决定了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也影响着各种应用领域的实施效果。理解并掌握这些概念和技术对于高效、精确地利用GNSS进行测量工作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