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体系结构:构件与服务的核心探讨

需积分: 19 0 下载量 2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2 收藏 6.1MB PPT 举报
"《软件体系结构》第一章主要讨论了软件体系结构的概念,强调构件和连接器在其中的作用,以及它们如何区别于传统的面向对象技术。软件体系结构被视为系统的顶级分解,其产物是主要的构件,这与早期的模块化技术有所不同。此外,章节还提到了软件开发的历史演变,从最初的机器指令到现在的体系结构级别,展示了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抽象层次的提升。" 在《软件体系结构》中,构件被定义为反映服务的动态单元,不同于面向对象中的静态实体。它们是软件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负责提供特定的功能。连接器则是构件之间的桥梁,定义了它们交互的协议和策略,形成了系统的动态关系。这种动态性的引入使得软件体系结构更加灵活和适应变化。 BOSCH 2000提出的定义将软件体系结构视为系统的高层分解,其分解结果是主要的构件。然而,这个定义与早期模块化技术的静态视角存在显著差异,因为在软件体系结构中,构件不仅包含了静态结构,还包含了动态行为和服务的提供。 软件危机是标签中提到的一个概念,它反映了过去由于软件开发方法的局限性导致的项目延迟、成本超支和质量问题。软件体系结构的引入被视为解决软件危机的一种途径,因为它提供了一种在需求分析之外的更高层次的抽象,允许设计师在更宏观的角度考虑系统的组织和交互。 教程中提到了不同类型的客户端应用,如瘦客户端和胖客户端,以及遗留系统和数据库技术的发展。随着技术的进步,软件开发的关注点从单一的指令、数据和算法转移到了构件的复用和装配。这表明软件体系结构在现代软件开发中扮演着核心角色,通过提供一种高层次的模型,促进了软件开发技术的革命。 软件开发简史部分回顾了从20世纪40年代的机器指令编程到面向对象级别的发展历程。编程语言的进化展示了抽象层次的不断提升,从最初的机器指令到高级语言,再到面向对象和现在的体系结构级别,每个阶段都解决了当时软件开发面临的关键挑战。 1952年MIT开始使用汇编语言,1954年IBM开发了FORTRAN,随后出现了ALGOL,推动了结构化编程。随着软件规模的扩大,面向对象技术应运而生,但其在重用性和通信上的局限性催生了体系结构级别的技术,以实现更好的模块化和可扩展性。 《软件体系结构》第一章揭示了软件体系结构在构建复杂系统中的重要性,以及它如何通过构件和服务的动态组合,连接器的协议定义,以及对传统开发方法的超越,来应对软件开发中的诸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