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标准下可配置帧长Turbo码编解码器的FPGA实现
需积分: 10 4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7
收藏 1009KB PDF 举报
"LTE标准下Turbo码编译码器的集成设计 may2010_2.pdf"
在LTE(Long Term Evolution)通信标准中, Turbo码作为一种高效的前向纠错编码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数据传输中,以提高信道传输的可靠性和效率。Turbo码以其接近香农限的优秀误码率性能,以及通过迭代解码过程实现的高效错误纠正能力,成为现代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关键编码机制。
本文主要关注的是如何在LTE环境下,针对固定码长Turbo码的局限性,设计并实现一种帧长可配置的Turbo编译码器。固定码长的Turbo码在面对不同信道条件和数据速率需求时,可能无法达到最优性能。因此,作者提出了一种灵活的解决方案,可以根据实际的信道环境和数据速率要求动态调整信息帧的长度,以平衡译码性能和系统时延。
设计过程中,作者采取了“自顶向下”的设计思路,即首先从系统整体层面规划,然后细化到各个子模块,再结合“自底而上”的实现方法,将每个子模块进行独立设计和优化。这种设计策略有利于模块化,便于后期的维护和升级。具体实现上,Turbo编译码系统被模块化设计,经过优化整合后,适配于Altera公司的StratixIII系列FPGA——EP3SL150F1152C2N。
通过时序仿真验证,该设计方案被证明是稳定可靠的,不仅在FPGA上成功实现了功能,而且具有良好的移植性,这意味着它可以轻松地迁移到其他硬件平台。此外,这种集成化的一体设计对于未来基于LTE标准的Turbo码ASIC(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开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Turbo码,FPGA,Altera,LTE。这些关键词突显了设计的关键技术点,包括Turbo码的使用、基于FPGA的硬件实现、特定制造商的芯片选择以及与LTE通信标准的关联。
这篇论文提供了一个创新的Turbo编译码器设计,它适应了LTE系统的需求,解决了固定码长的不足,提升了系统性能,同时为未来更深层次的硬件集成打下了基础。
705 浏览量
119 浏览量
2022-07-15 上传
110 浏览量
2022-07-15 上传
2021-07-13 上传
124 浏览量
143 浏览量
![](https://profile-avatar.csdnimg.cn/3a24d63b439b43bead59dd7182f307f3_drjiachen.jpg!1)
drjiachen
- 粉丝: 172
最新资源
- LINUX集群部署指南:环境、服务与配置详解
- SOA架构详解:服务导向与构件实现
- 20条关键法则:深度解析商业需求分析
- DOS命令大全:网络连接、用户管理与服务控制
- DSP硬件设计详解:从原理图到PCB
- phpMyAdmin中字符集与整理的含义详解
- .NET面试题解析:高级开发者篇
- Jboss EJB3.0实战教程:从入门到精通
- 构建开源GIS系统:Tomcat+Geoserver+MapBuilder+uDig+PostGIS的详细教程
- Java面试题库:接口、异常、垃圾回收与线程同步详解
- WTL开发文档深度解析:BmpView示例与功能详解
- WTL开发文档:从基础到优势,对比MFC详解
- Oracle数据库启动与关闭详解
- 优化SNMP动态MIB结构:多路径树与高效查找算法
- AS3.0 API详解:核心类与错误处理
- Tomcat配置指南:JSP、Servlet与JavaBean的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