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序列预测:融合空间尺度特性与降水量建模

需积分: 47 53 下载量 4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8 收藏 5.11MB PDF 举报
"降水量预测是通过时空序列预测建模方法进行的,旨在对抗干旱灾害。本实验使用了中国东部9个省市1950年至2011年的地面降水观测数据,通过Voronoi图生成空间单元并构建时空序列。时空序列聚类分析被用来优化聚类结果,评估指标包括SIL指数和DB指数。文中还提及了一种融合空间尺度特征的预测建模方法,该方法基于原始数据的趋势和偏差项,分别用灰色系统模型和BP神经网络进行建模,以提高预测准确性。这种方法在年降水量和日平均PM2.5浓度预测中的应用表明,考虑空间尺度特性的模型预测效果优于传统方法。时空序列预测在交通管理、气象预测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在降水量预测中,时空序列分析是关键,它涉及对空间上相邻的多个时间序列的演变规律进行研究,以预测未来的趋势。在本实验中,研究人员首先对地面观测站点生成Voronoi图,以捕捉空间分布和邻近关系。这种空间单元与降水时间序列结合,形成了小尺度的时空序列,每个序列包含站点编号、坐标信息和降水数据。通过时空序列聚类分析,研究人员可以调整簇的数量,通过SIL指数和DB指数来衡量聚类的合理性,这两个指数分别评估了聚类的凝聚度和分离度以及簇内的紧密性。 提出的融合空间尺度特征的预测模型假设原始数据由大尺度的趋势项和小尺度的局部偏差项组成。首先,数据被转换为大尺度表示,揭示趋势特征;接着,去除趋势部分,保留反映偏差的残差;最后,趋势项用灰色系统模型建模,偏差项则用BP神经网络建模,两者组合的预测结果即为最终的时空序列预测值。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处理多尺度信息,从而提高预测精度,这对于水资源管理和气候研究至关重要。 降水量预测不仅依赖于时间序列分析,还需要考虑空间分布的异质性。通过引入空间尺度特征和先进的预测模型,科学家们能够更准确地预测降水,进而更好地应对干旱带来的挑战,支持防灾减灾决策。这一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化,时空预测模型也在不断发展,以适应更复杂的数据结构和环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