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翻译理论:从形式到功能的革新

版权申诉
0 下载量 15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1 收藏 120KB PDF 举报
功能翻译理论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德国译学界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当时受结构主义语言学影响,出现了两大主流学派——莱比锡学派和萨尔派。莱比锡学派关注转换生成语法,强调认知因素的区分,而萨尔派则侧重于奈达的对等理论,试图建立翻译科学。然而,过度依赖语言学理论导致翻译研究过于形式化,限制了学科发展,翻译实践与理论之间的脱节逐渐引发不满。 功能翻译理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它以目的论为核心,关注翻译的实际功能和社会文化因素。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71年卡瑟琳娜·莱斯的《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她提出了初步的理论框架。随后,汉斯·弗米尔在翻译目的论上进行了深入探讨,他的工作为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贾斯塔·霍茨·曼塔利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翻译行为论,扩展了功能理论的研究领域。 克里斯蒂安·诺德作为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她在1980年代用英文系统整理和阐述了功能派的学术思想,包括其复杂的理论体系和术语。她的贡献在于,不仅整合了众多学者的观点,而且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使得理论更具可操作性和应用性。诺德提倡的功能翻译理论旨在弥补传统翻译理论的不足,强调翻译不仅仅是语言形式的转换,更是跨文化交际的过程,关注文本的社会功能和接收者的接受情况。 功能翻译理论的兴起标志着翻译研究从形式主义向功能主义的转变,它强调翻译的实用性和目的性,重视文本在不同语境中的社会交际作用。这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不仅推动了德国乃至全球翻译学界的革新,也为实际翻译实践提供了更丰富的指导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