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二号煤矿小构造预测:基于BP神经网络的方法
需积分: 0 4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4
收藏 1.06MB PDF 举报
"基于ANN技术的济宁二号煤矿煤巷掘进前方小构造预测"
本文主要探讨了在济宁二号煤矿中如何运用人工神经网络(ANN)技术进行煤巷掘进前方小构造的预测,以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小构造,指的是断距小于5米的断层和褶皱,其存在对煤层的稳定性、瓦斯聚集和涌水量有显著影响,尤其在机械化开采的现代煤矿中,小构造带来的安全问题更加突出。
首先,文章指出小构造的分布和特性对其影响煤矿生产安全的重要性。例如,小构造可能导致煤层顶底板的不稳定性,增加瓦斯突出的风险,以及形成潜在的涌水通道,对矿井安全构成威胁。在煤田勘探阶段,由于技术限制,小构造往往难以被准确探测。
接着,文章列举了现有的小构造预测方法,如构造行迹分析法、作图分析法、地应力测量综合分析法,但这些方法都有局限性,未能充分考虑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因此,作者提出了结合地质理论和已知地质构造规律,运用BP神经网络建立非线性预测模型的新方法。
BP神经网络是一种反向传播算法,能处理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在研究中,作者将煤层的倾角、厚度、裂隙类型、瓦斯聚集量、涌水量、温度和破碎程度等关键因素作为输入变量,通过实测数据来训练网络模型,并使用Matlab软件进行优化。通过对煤矿不同区域的工作面进行预测,验证了该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显示预测结论与实际测量结果一致。
此外,文章强调了在研究过程中,不仅关注构造面和煤岩层的几何特征,还考虑了力学性质等因素,这使得预测模型更加全面和准确。人工神经网络的优势在于能够处理大量的复杂信息,适应地质条件的多变性,从而提高预测的精度和可靠性。
这篇行业研究展示了如何利用先进的数据分析工具(如BP神经网络和Matlab)来解决实际地质问题,对于提升煤矿小构造预测能力,预防安全事故,保障矿工生命安全和矿井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这一方法的实施也为其他类似地质条件的煤矿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2021-09-18 上传
2020-07-13 上传
2020-06-24 上传
2020-05-08 上传
2020-05-22 上传
2021-09-27 上传
101 浏览量
![](https://profile-avatar.csdnimg.cn/default.jpg!1)
weixin_38711149
- 粉丝: 4
最新资源
- EhLib 9.4.019 完整源码包支持Delphi 7至XE10.3
- 深度解析Meteor中的DDP实时有线协议
- C#仿制Win7资源管理器TreeView控件与源码发布
- AB152xP实验室测试工具V2.1.4版本发布
- backports.zoneinfo-feedstock:conda-smithy存储库支持Python反向移植
- H5抽奖活动与Java后端实现技术参考
- 掌握JavaScript中的分支测试技巧
- Excel辅助DCM文件标定量查询与核对工具
- Delphi实现TcxDBTreeList与数据集关联的Check功能
- Floodlight 0.9版本源码发布:开源控制器的二次开发指南
- Fastcopy:碎文件快速拷贝神器
- 安全测试报告:ListInfo.SafetyTest分析
- 提升移动网页性能的测试工具MobileWebPerformanceTest
- SpringBoot与XXL-JOB集成实践指南
- NetSurveyor 3.0: 无线网络诊断与数据记录工具
- Node.js基础实践:搭建Hello World HTTP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