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高校大学生对'福娃改名'的奥运文化感知研究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1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3 收藏 397K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国在校大学生对奥运文化的感知,以西部高校为例进行深入研究。研究者李钢、郑芳、杨凤梅和翟文关注的重点在于2006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国际译名由“Friendlies”更改为“Fuwa”这一事件对奥运文化产业的影响。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参与者,大学生被看作是奥林匹克教育的关键群体,他们在奥运文化的传播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首先,文章指出体育产业的繁荣依赖于体育文化的底蕴,学者们已对大学生群体在体育产业、教育、文化和消费等领域展开了广泛的研究,这些研究对于理解体育产业的潜在价值和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北京2008奥运会的临近,研究“福娃事件”显得尤为必要,因为这不仅是一个语言文字层面的变更,更深层次上反映了其对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作者针对位于西部兰州市的三所高校进行了以“福娃改名事件与奥运文化社会感知”为主题的社会调查,并运用Excel和SPSS进行数据分析,旨在探究这一改名对大学生群体奥运文化感知的影响以及可能带来的经济影响。然而,尽管已有部分研究关注了“福娃”名称变化和公众的认知,如韩运仿对英语学习环境的影响分析,以及马宁对市民购买意向的研究,但对“福娃事件”对大学生群体和体育产业的全面影响尚待深入挖掘。 因此,本文的研究结果不仅填补了国内对“福娃改名事件”影响的空白,也提供了关于高等教育如何适应和引导奥运文化变迁的有价值见解,对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实践意义。同时,这项研究展示了体育文化与社会经济的紧密联系,强调了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通过有效的文化传播策略来推动体育产业和国家形象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