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机标定详解:从传统方法到主动视觉

需积分: 46 8 下载量 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6 收藏 955KB PPT 举报
"摄像机标定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技术,用于获取摄像机的内在参数和外在参数,以便精确地将二维图像坐标映射到三维空间坐标。本讲义详细介绍了摄像机标定的步骤,特别是第二步,涉及无径向畸变情况下的方程。讲解了从图像坐标到世界坐标的转换过程,包括针孔模型、图像的形成过程、图像畸变校正以及数字化图像坐标系的建立。同时,提到了三维重建的概念和关键步骤,强调了摄像机标定在三维重建中的重要性。" 在计算机视觉中,摄像机标定是计算摄像机内部参数(如焦距、主点位置)和外部参数(如旋转和平移矩阵)的过程,这有助于准确地从二维图像中恢复三维信息。描述中的“定标算法——步骤二”指的是摄像机标定的某个具体阶段,即在假设没有径向畸变的情况下,通过数学模型建立图像像素坐标与世界坐标之间的关系。 当不存在径向畸变时,摄像机成像可以简化为一个线性过程。这个过程通常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方程来描述,这些方程将三维世界坐标转换为二维图像坐标。在描述中提到的方程变化,可能是指从原始的非线性模型简化为线性近似,这是摄像机标定过程中的常见做法,目的是为了简化计算并提高效率。 摄像机标定通常采用不同的方法,如直接线性变换(DLT)方法、旋转和平行变换(RAC)方法以及简易标定方法。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DLT方法基于多个已知三维点及其在图像上的投影,通过最小化误差来求解内在参数矩阵。RAC方法则考虑了旋转和平行变换,简化了求解过程。简易标定方法通常更易于实现,但可能牺牲一定的精度。 三维重建是从多张图像中恢复场景的三维结构,是计算机视觉中的核心任务之一。它包括图象对应点的确定、摄像机标定和两图像间摄像机运动参数的确定三个关键步骤。摄像机标定是确保重建准确性的基础,因为它提供了将图像坐标转换为世界坐标的映射关系。 在图像的形成过程中,物体在世界坐标系中的点经过摄像机坐标系的转换,再经过透视投影和可能的畸变校正,最终在图像传感器上形成像素坐标。这个过程可以用针孔模型来描述,其中摄像机中心(光心)O,图像平面(焦平面)上的主点c,以及像素坐标(u, v)都是关键元素。摄像机的内在参数,如焦距f和主点坐标(c_x, c_y),会直接影响图像坐标到世界坐标的转换。 通过摄像机标定,我们可以校正由于镜头畸变导致的图像失真,使图像像素坐标能更准确地对应到实际空间点。而外在参数(R和T)描述了摄像机相对于世界坐标系的位置和姿态,对于从不同视角的图像中重建三维场景至关重要。 总结来说,摄像机标定是计算机视觉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涉及到图像的形成原理、几何变换以及图像处理技术,其目的是为了提高三维重建的精度和可靠性。在实际应用中,例如自动驾驶、机器人导航、虚拟现实等领域,摄像机标定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