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源信道联合编码:发展历程与国内外研究综述

5星 · 超过95%的资源 需积分: 22 25 下载量 14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31 3 收藏 328KB DOC 举报
信源信道联合编码综述 本文是一篇关于信源信道联合编码的专业论文,由2010级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侯腾飞撰写,学号109908014。文章主要概述了信源信道联合编码的发展历程、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关键技术和热点。 1. **信源信道联合编码背景**: 信息论是通信的核心理论,旨在保证消息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传输。信源编码旨在提高效率,通过优化失真与传输率的关系,而信道编码则关注提高可靠性,减少错误概率。传统的信源信道分离理论虽有成效,但难以适应现代通信需求,尤其是实时图像/视频传输和无线/IP网络的时变性。 2. **国外研究进展**: - 1979年首次提出了信源信道联合编码的概念。 - 近年来,K.Sayood等人研究了压缩编码后利用先验后验信息进行编码优化。 - F.R.Kschischang和B.J.Frey等人提出了因子图形模型和全局函数边界计算算法。 - I.Kozintsev等人发展了一种基于因子图形的全球模型,结合信源和信道编码,并运用冗余信息准则和积准则。 3. **国内研究概况**: - 文章详细列出了2004年至2010年各年度国内研究的分布情况,反映了国内学者对信源信道联合编码领域的持续关注和研究进展。 4. **系统框架**: 提供了信源信道联合编码系统的框架,强调了在当前通信环境中,这种联合编码理论的重要性,它能够克服传统理论的局限,更好地服务于实时传输和动态信道条件。 5. **编码算法与压缩标准**: 讨论了图像编码算法和相关的压缩标准,这些是联合编码在图像/视频编码应用中的基础。 6. **国际标准**: 研究涵盖了图像/视频编码的国际标准,展示了联合编码在全球通信技术中的地位和影响。 总结来说,这篇综述深入探讨了信源信道联合编码的理论基础、发展历程,以及其在应对现代通信挑战中的重要性。同时,它还提供了丰富的国内外研究案例和最新进展,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