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传统设计方法详解与启发规则

0 下载量 12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6-28 收藏 1.26MB PPTX 举报
软件工程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科学、数学和工程原理来开发、维护和改进软件系统的学科,其课程在计算机学院的软件工程课程组中占有重要地位。软件生命周期包括需求分析、测试、软件设计实现等阶段,其中设计阶段被分为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两个关键步骤。 概要设计阶段的任务是确定软件的整体架构,包括功能划分和模块间的逻辑关系。它关注的是软件系统的大体轮廓,而详细设计则进一步细化到模块内部的算法和数据结构设计。结构化设计方法是这一时期常用的,它强调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原则,通过模块化和分解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结构化设计与结构化分析紧密相连,后者关注用户需求的系统化分析,而前者则基于这些分析结果构建逻辑结构。结构化设计要求模块间保持松耦合(低关联度)和高内聚(模块内部功能性强),通过这样的设计原则可以减少模块间的依赖,便于修改和扩展。 面向数据结构的设计方法则更侧重于利用数据的内在结构来指导设计,使得模块的设计更直观且高效。结构化程序设计则更关注程序的逻辑流程,提倡明确的控制结构,如顺序、选择和循环,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在设计过程中,常用的过程设计工具可以帮助开发者组织和管理复杂的逻辑流程。为了保证设计的质量,有一些启发规则被广泛应用: 1. 提高模块的独立性,遵循“松耦合,高内聚”的原则,减少模块间的耦合度。 2. 水平划分(功能划分)可以使模块专注于特定功能,易于修改和扩展,但可能增加接口复杂性。 3. 垂直划分(层次划分)有助于管理复杂性,降低低层模块修改对系统的影响,有利于维护。 4. 设计时应考虑模块的规模、深度、宽度和扇入扇出,确保模块适度,避免过度细分或过于复杂。 5. 作用域应在控制域内,保持控制的清晰和模块化。 软件工程的传统设计方法强调模块化、结构化和良好的组织原则,通过遵循一系列设计规则和使用合适的工具,确保软件的高质量和可维护性。这些原则和实践在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