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内核2.6.12编译教程:从下载到修改O(1)调度器

需积分: 12 3 下载量 12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9 收藏 424KB DOCX 举报
“Linux内核编译教程,包括环境准备、下载源码、构建编译环境、安装ncurses库和配置内核的详细步骤。” 在学习Linux内核编译的过程中,了解和掌握整个流程是非常关键的。以下是根据提供的信息,详细阐述的几个关键知识点: 1. **编译环境**:一个合适的开发环境对于内核编译至关重要。在这个例子中,选择了Ubuntu 5.10作为编译平台,因为其稳定且支持内核源码2.6.12的编译。确保操作系统版本与内核源码兼容是首要任务。 2. **下载与解压内核源码**:从官方网站获取最新的或特定版本的内核源码,例如在本例中选择了2.6.12版本。源码通常以`.tar.bz2`格式提供,需要将其解压到合适的位置,如`/usr/src/`目录下。 3. **构建编译环境**:Linux内核编译需要GCC等GNU编译器工具链。在Ubuntu中,可以通过包管理器安装必要的编译工具,确保系统能够处理复杂的源码编译任务。 4. **安装ncurses库**:在配置内核时,`makemenuconfig`工具依赖ncurses库来提供图形化的菜单选择。由于系统自带的ncurses库可能存在问题,因此需要从源码安装最新版本,例如ncurses 5.9,通过`configure`, `make` 和 `make install`命令完成安装。 5. **配置内核**:配置内核是内核编译的重要环节,它允许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要包含的功能。`makemenuconfig`提供了一个交互式的字符界面。在开始配置前,若已配置过,建议运行`makemrproper`清除之前的配置,恢复默认设置。配置过程中,用户可以根据硬件特性选择CPU类型,例如在AMD处理器上选择AMD选项。 6. **注意事项**:内核配置中的选项并非全部强制,比如CPU类型的选择,即使不正确,内核也可以编译成功并运行,但可能会导致性能优化不足。因此,正确配置能确保内核更好地适应硬件,提高系统性能。 7. **后续步骤**:配置完成后,接下来是实际的编译过程,通常包括`make`, `make modules`, `make modules_install` 和 `make install`等步骤。这会生成可引导的内核映像和模块,并安装到系统中。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还需要更新GRUB配置以添加新编译的内核。 学习Linux内核编译不仅可以帮助理解操作系统内部工作原理,还能为系统定制和优化提供基础。此外,对于系统移植、驱动开发以及深入的系统调试工作来说,这些都是必备技能。因此,对每个步骤的深入理解和实践都是非常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