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程序设计与字长测试

需积分: 19 0 下载量 8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4 收藏 2.52MB PPT 举报
"字长的测试-电子信息卓越工程师班教学PPT" 这篇电子信息卓越工程师班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C语言程序设计,特别是关于字长的测试和C语言的历史背景。在编程中,字长是指计算机中数据类型所占用的位数,这对于理解和优化程序性能至关重要。 在C语言中,`sizeof`运算符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功能,它允许程序员获取任何数据类型的字节数。例如,在Windows操作系统环境下,`sizeof(int)`通常返回4,这意味着在该平台上一个`int`类型的变量占用4个字节的存储空间。了解不同数据类型的字长对于内存管理和效率分析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跨平台编程时。 C语言的历史部分讲述了其从早期的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发展而来的历程。B语言是C语言的前身,由美国贝尔实验室在1970年代初开发,主要用于编写UNIX操作系统。然而,B语言过于简单,缺乏数据类型的概念。于是,D.M.Ritchie在1973年改进了B语言,创建了C语言,它的特点是更接近硬件且支持数据类型。C语言的出现与UNIX系统的普及相辅相成,两者共同推动了C语言的广泛采用。 1978年,Brian W. Kernighan和Dennis M. Ritchie合作出版的《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成为了C语言的经典教材,被誉为“K&R”书。随着时间的推移,C语言不断发展,美国国家标准化协会(ANSI)在1983年制定了ANSI C标准,后来被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采纳为ISO 9899标准,不断更新至今,依然是全球最广泛使用的编程语言之一。 这段内容强调了C语言的重要性,特别是在电子技术和软件开发领域,因其小巧精炼、实时速度快和硬件相关性强的特点,被广泛应用在各种计算机系统中,包括从大型机到微控制器等不同规模的设备。C语言的普及和标准化使得代码具有高度的可移植性,进一步推动了软件行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