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ZSS压缩算法实现详解

需积分: 17 11 下载量 11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3 1 收藏 10KB TXT 举报
"LZSS压缩算法实现代码" LZSS(Lempel-Ziv-Storer-Szymanski)是一种常见的数据压缩算法,它基于字典查找和滑动窗口技术,适用于实时压缩和解压缩。该算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在输入数据中寻找重复的子字符串,并用这些子字符串的起始位置和长度来表示原始数据,从而达到压缩的目的。 在提供的代码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C语言实现的LZSS压缩程序。这个程序包括了以下几个关键部分: 1. **宏定义**: - `N` 定义了环形缓冲区的大小,这里是4096字节,即滑动窗口的大小。 - `F` 是查找匹配字符串的最大长度,上限为18。 - `THRESHOLD` 是编码字符串成位置和长度的阈值,如果匹配长度大于这个值,才进行编码。 - `NIL` 代表二叉查找树的根节点索引。 2. **变量声明**: - `textsize` 记录原始文本的大小。 - `codesize` 存储已编码数据的大小。 - `printcount` 用于每1K字节打印一次进度。 3. **数据结构**: - `text_buf` 是一个大小为`N+F-1`的环形缓冲区,用于存储输入数据。额外的`F-1`字节是为了简化字符串比较操作。 4. **函数声明**: - `InsertNode()` 是用于插入新节点到二叉查找树的函数,用于快速查找匹配的字符串。 - `lson` 和 `rson` 分别代表二叉树节点的左子节点和右子节点。 5. **程序流程**: - 首先,程序会读取输入数据并存储到`text_buf`中。 - 然后,使用滑动窗口和二叉查找树策略,遍历缓冲区中的每个字符,寻找最长的匹配子串。 - 当找到一个匹配子串时,如果其长度大于`THRESHOLD`,则编码为位置和长度,否则直接输出当前字符。 - 在编码过程中,`match_position` 和 `match_length` 会被`InsertNode()`更新,记录当前找到的最长匹配信息。 - 编码结果累积到`codesize`,同时通过`printcount`报告进度。 这个LZSS实现虽然简单,但它展示了压缩算法的基本原理。在实际应用中,LZSS常被用于磁盘映像、文件传输和嵌入式系统等场景,因为它具有较高的压缩效率和较低的内存需求。然而,它并不适合处理高度压缩过的数据或包含大量随机数据的流,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无法找到有效的匹配子串,压缩效果会降低。在现代压缩算法中,LZSS已经被更高级的算法如LZMA和zlib所取代,但学习和理解LZSS仍然是理解数据压缩算法的重要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