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序表实现归并排序:已排序集合操作详解
需积分: 48 7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6
收藏 664KB PPT 举报
顺序表是一种线性数据结构,它在计算机科学中常用于实现已排序集合的归并排序算法。在给定的代码片段中,`Sort` 函数用于合并两个已排序的顺序表`LA` 和`LB`,并将结果放入第三个顺序表`LC`。这个函数的关键步骤如下:
1. **初始化变量**:
- `n1`、`n2` 分别表示`LA` 和`LB` 的长度,`n3` 表示`LC` 的初始长度。
- 定义三个指针`i`、`j` 和`k` 分别用于遍历`LA`、`LB` 和`LC`。
2. **合并过程**:
- 使用`while` 循环同时遍历`LA` 和`LB`,每次比较当前元素,将较小的元素放入`LC` 并更新指针。
- 当其中一个列表遍历完时,将另一个列表剩余的元素依次添加到`LC`。
3. **处理边界情况**:
- 在`LA` 或`LB` 已经遍历完后,将剩余的元素逐个添加到`LC`。
顺序表作为线性表的一种存储方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 **顺序存储**:元素在内存中是连续存放的,通过索引可以直接访问任意位置的元素,访问速度较快。
- **动态性**:可以根据需要在表的任何位置插入或删除元素,不过插入和删除操作可能需要移动后面部分的元素,时间复杂度较高。
- **遍历效率**:顺序表的遍历操作通常是O(n)的时间复杂度,因为只需要依次访问每个元素。
归并排序利用了顺序表的顺序性,通过不断将两个有序子序列合并成更大的有序序列,直到整个序列有序。在上述代码中,`Sort` 函数的时间复杂度是O(n),其中n是两个输入顺序表的总元素数量,因为每个元素只会被比较一次。
在数据结构课程中,线性表通常会涉及顺序表、单链表、双向链表等不同实现方式,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景。学习顺序表时,理解其优点(如访问速度快)和缺点(插入删除效率低)对于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至关重要。此外,还可能教授如何在实际编程中使用这些数据结构,如上述归并排序示例所示。通过实践,学生可以加深对线性表和排序算法的理解,并提升编程技能。
2011-02-12 上传
2021-05-19 上传
2020-12-10 上传
2021-04-06 上传
2021-07-09 上传
2021-07-10 上传
2021-07-05 上传
2021-07-10 上传
郑云山
- 粉丝: 20
- 资源: 2万+
最新资源
- 让你不再害怕指针详细描述了指针的用法
- sql的数据控制语言及数据库的保护(实验)
- ActionScript 3.0 Cookbook 中文完整版.pdf
- 论文:题库管理与试卷自动生成系统的设计
- 3v技巧与诀窍.pdf
- 操作系统 银行家算法
- Eclipse中文教程.pdf
- JSP数据库编程指南
- 勤哲Excel服务器精解.pdf
- Java代码规范及实践
- 全程图解手把手教你如何做RAID
- matlab命令大全
- 计算机网络考试试题试卷A
- win32多线程编程
- 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2nd Edition).pdf
- O'Reilly - iPhone Game Development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