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局域网随机访问协议后退避机制性能分析
4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30
收藏 2.19MB PDF 举报
"随机访问网络后退避机制的性能分析"
随机访问网络(Random Access Network)在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核心在于分布式协调功能(Distributed Coordination Function, DCF)。后退避机制是DCF协议中的一个关键策略,用于解决多节点同时发送数据时的冲突问题。然而,现有的分析模型对于后退避机制的性能理解并不充分。
该研究通过建立一种两阶段的马尔可夫模型,深入探讨了非饱和业务状态下随机访问网络的性能。马尔可夫模型是一种统计工具,常用于描述系统状态随时间变化的概率特性。在本研究中,它被用来描述每个站点队头分组的服务过程。研究者引入了虚拟服务时间的概念,即不仅包括实际的数据传输时间,还包括传输成功后的后退避时间,这样可以更全面地反映服务时间的分布。
通过这种方式,每个用户队列可以被视为一个Geo/G/1排队系统。Geo/G/1系统是排队论中的一个模型,其中“Geo”表示到达过程遵循几何分布,“G”表示服务时间服从一般分布,而“1”则表示单个服务设施。利用这种模型,研究者能够计算出非饱和业务状态下的系统吞吐量、时延等关键性能指标,并确定系统的稳定区间。这些闭合解表达式对于理解和优化网络性能至关重要。
此外,通过仿真结果,研究者验证了所提出的马尔可夫模型的准确性。这表明,该模型能够精确地模拟随机访问网络中后退避机制的行为,为未来对WLAN DCF协议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这项工作揭示了后退避机制如何影响无线局域网的性能,尤其是在非饱和业务情况下,为网络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持。通过对马尔可夫模型的运用,研究人员能够更细致地分析网络中的冲突解决机制,从而有助于设计更高效的无线通信策略。
2020-10-24 上传
2010-10-12 上传
2014-06-23 上传
2021-05-29 上传
2021-09-20 上传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weixin_38576392
- 粉丝: 7
- 资源: 896
最新资源
- IEEE 14总线系统Simulink模型开发指南与案例研究
- STLinkV2.J16.S4固件更新与应用指南
- Java并发处理的实用示例分析
- Linux下简化部署与日志查看的Shell脚本工具
- Maven增量编译技术详解及应用示例
- MyEclipse 2021.5.24a最新版本发布
- Indore探索前端代码库使用指南与开发环境搭建
-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PPT课件第六版康华光
- MySQL 8.0.25版本可视化安装包详细介绍
- 易语言实现主流搜索引擎快速集成
- 使用asyncio-sse包装器实现服务器事件推送简易指南
- Java高级开发工程师面试要点总结
- R语言项目ClearningData-Proj1的数据处理
- VFP成本费用计算系统源码及论文全面解析
- Qt5与C++打造书籍管理系统教程
- React 应用入门:开发、测试及生产部署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