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系统:微处理器体系结构与层次详解(第二章)

需积分: 22 3 下载量 14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7 收藏 6.64MB PPT 举报
本资源主要讨论的是微处理器系统结构与嵌入式系统的第二章内容,深入探讨了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以及相关的技术变革。章节首先概述了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模型,包括层次结构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逻辑关系,强调了软硬件的逻辑等价性,如RISC、CISC、微程序等思想在不同层次的应用。 2.1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结构与组成部分,着重介绍了层次模型,从硬件层面到软件层面,涵盖了指令系统、微体系结构、操作系统、语言处理层直至用户程序和系统分析层。硬件系统方面,讨论了异常处理机制、CPU、存储器、I/O及通信子系统等关键组成部分。系统软件层面则涉及操作系统、编译器等,而应用软件则是针对特定需求开发的软件。 2.2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部分详细阐述了冯·诺依曼计算机架构,包括系统结构、指令集和工作流程,强调了指令集设计的RISC(精简指令集)和CISC(复杂指令集)之间的差异,以及微处理器体系结构的革新,如流水线、超标量、超长指令字和多核技术的引入。 2.3微处理器体系结构的改革深入解析了这些技术如何提升计算机性能,例如通过改进指令集设计以提高执行效率,优化存储器层次结构以提升数据访问速度,以及利用高速总线和接口来增强系统整体性能。 2.4计算机体系结构分类部分,可能涵盖了不同类型的计算机架构,如单核、多核、并行和分布式系统,以及它们各自的性能指标,如字长、存储容量和运算速度。 此外,章节还提及了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历史背景,如ENIAC的诞生和Von Neumann对计算机体系结构的重要贡献。最后,章节详细讨论了体系结构、组成与实现的区别,即体系结构关注功能特性,组成关注硬件组织,实现关注底层技术细节。 这个资源深入剖析了微处理器系统结构的核心概念和技术变迁,对于理解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优化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无论是对初学者还是专业人士,这个章节都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