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对讲机产业:从模拟到数字的转型之路

需积分: 7 1 下载量 9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3 收藏 49KB DOC 举报
"我国数字对讲产业发展情况" 我国的数字对讲机产业经历了从早期的起步到现在的快速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早期阶段主要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主要用于邮电和交通等领域,产量较少。1974年后,随着4个民用无线频段的开放,我国开始研发生产“七四系列”对讲机产品,包括150MHz以下的便携台、车载台和固定台。接着在80年代,制定了“八0系列”标准,信道间隔为25kHz,对讲机性能得到提升。进入90年代,随着经济政策的开放,对讲机产业迅速发展,尤其是在泉州,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产量大幅增长,到2007年已达到500万台,占据了全球市场的大部分份额。 对讲机主要分为公众对讲机、专业对讲机、无中心自集群系统和集群系统四大类别,其中前三种属于对讲机范畴。目前,我国对讲机用户占专业移动通信终端总数的80%以上。对讲机按照技术可分为模拟对讲机和数字对讲机。数字对讲机作为模拟对讲机的升级替代品,因其技术先进、频率利用率高,逐渐成为主流。然而,尽管我国在中低端市场取得了显著成绩,高端市场仍由美日制造商主导。 全球数字对讲机的标准主要有欧洲ETSI发布的DMR(Digital Mobile Radio)、DPMR(Digital Private Mobile Radio)和DSRR(Digital Secure Radio Regulation)。摩托罗拉、健伍和ICOM等国际知名公司在2007年和2008年相继推出了基于这些标准的数字对讲机产品,并在全球范围内销售,北美市场尤为活跃。 我国数字对讲机产业的发展面临着挑战,特别是在高端市场。一方面,需要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开发出更先进的产品,以竞争国际高端市场;另一方面,需要推动“模拟转数字”的进程,通过政策引导和技术支持,逐步淘汰模拟对讲机,优化无线电频谱资源的利用。同时,加强产业链的完善,提升本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对讲机产业的全面升级。 总体来看,我国数字对讲机产业已经具备一定规模,但在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未来,随着5G等新技术的应用,数字对讲机将可能融合更多功能,如数据传输、定位服务等,为专业移动通信提供更高效、智能化的解决方案。